1.你好问一下在西安开出租车一个月大概能赚多少钱?

2.德国氢能战略:在能源转型中引领世界

3.神操作!德国找到了新天然气供应商——卡塔尔,但中间商是美国

4.日本进口比例

5.惠誉再度下调2023年全球GDP预估:欧美今明两年料相继陷入衰退

6.电力需求激增,全球电力碳排放创新高

南京商用天然气价格最新价格2024_南京商用天然气价格最新价格2024年8月

现阶段,欧盟进口中约40%的天然气、约30%的石油和约50%的煤炭来自俄罗斯。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考虑到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和能源市场状况,欧委会2022年3月宣布,年底前将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需求减少三分之二,并在2027年前逐步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

不过,由于欧盟内部部分国家对俄能源依赖度较高,对加码俄能源领域制裁一直存在严重分歧,令“禁油令”难产。分析人士指出,欧盟循序渐进地对俄实施制裁,从贸易额相对更低、更容易替代的煤炭入手,执行时间也一再推后,压力可见一斑。

相关信息:

按照欧盟规则,欧委会提案需要27个成员国一致同意才能生效。连日来,欧盟各成员国代表不断就制裁方案细节进行磋商。欧盟官员透露,为照顾部分成员国需求,欧委会提议给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延期执行待遇,三国可从2024年年中或年底再开始执行对俄石油禁令。

以便有更多缓冲时间。保加利亚要求类似待遇,称如果欧盟不同意,将行使否决权,阻碍制裁方案通过。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声称需要五年时间及大量资金来完成过渡。欧委会冯德莱恩承认,由于一些成员国在能源上高度依赖俄罗斯,提案获得通过并不容易。

此外,欧盟短期应对能源短缺的措施显然与绿色转型的长期目标背道而驰。欧盟坚称能够兼顾弥补能源缺口,确保绿色发展,但也招致更多质疑。欧盟已决定扩大对美国液化天然气的进口,并在中东和非洲等地区物色更多潜在能源替代供应方。

你好问一下在西安开出租车一个月大概能赚多少钱?

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实现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碳中和”目标正促使各国朝着绿色、零碳经济转型。氢能是清洁能源的表现形式之一,由于“绿氢”产自可再生能源,因其具有的从生产到使用的零碳排放优势而备受青睐。

在智利最南端的麦哲伦省,立足于当地丰富的风能,西门子能源携手多个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Haru Oni”项目,创新了绿氢生产与应用的场景,即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气候中立的合成燃料,这不仅能为高碳排放的交通运输行业提供清洁燃料,也将为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提供清洁能源输出提供巨大商机。

西门子能源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布鲁赫博士(Christian Bruch)表示,“可再生能源将不仅在有市场需求的地方生产。风能、太阳能等自然丰富的地区也将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产地。因此,新的供应链将在世界各地兴起,支持可再生能源在地区间的运输。”

西门子能源股份公司新能源业务全球首席战略官兼新能源亚太区业务负责人赵作智博士在接受访时表示,重要行业如交通运输、工业等的?深度脱碳离不开绿氢的使用。未来,氢能在储能和运输方面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可再生能源的全球化分配

氢气作为能源载体,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与电力互为补充。电解水制氢被认为是未来制氢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

目前传统的制氢模式,不管是“灰氢”还是“蓝氢”,它们的生产还是使用过程,都存在着高碳排的问题。当电解水制氢过程中使用的电力完全来自风能、太阳能、水能或地热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时,其产生的氢气才能被称为“绿氢”。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交通运输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排放量达到88亿吨,仅次于能源、工业成为第三大碳排放源头,尤其是公路运输占比较高。因此,在二氧化碳减排面临挑战的领域,比如交通运输、炼油和钢铁等行业,绿氢将助力其实现深度去碳化。

“Haru Oni”项目依托智利的风能优势,通过电解槽利用风电将水分解为氢气与氧气,然后利用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与绿氢结合,制取合成燃料。在这个过程中,西门子能源灵活高效的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技术,由于其具有的快速启停,在极短时间达到满载运行的优势,能够很好的解决风能的不稳定性问题。

未来,由绿氢制成的合成燃料,将有着广阔的新应用领域。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合成燃料的碳足迹显著降低,基于合成燃料的绿色产品,将成为运输、交通或供暖部门深度脱碳的有力选择。

据了解,“Haru Oni”试点项目是全球首个工业级综合性合成清洁燃料商业工厂。预计最早在2022年,工厂将完成第一阶段试点,年产约13万升合成清洁燃料。根据项目规划,,将在2024年和2026年分别实现5500万升和5.5亿升的年产量目标。

智利享有风力发电的优越气候条件,且电力成本低,具备面向全球市场生产、出口以及在本地应用绿氢的巨大潜力。“Haru Oni”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不仅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经济增长,也能通过清洁能源传输机制,令工业国家受益于更加多元化的绿色能源供应和稳定的能源成本,实现双赢的局面。

2021年5月,西门子能源启动了中东和北非地区首个工业级太阳能驱动的绿色氢能生产设施,利用太阳能园区的日光太阳能,该项目能够在1.25MWe的峰值功率下,每小时生产大约20.5公斤的氢气。

该试点项目展示了从太阳能制绿氢到氢气的存储和再电气化。这套系统可以为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提供缓冲,既可用于针对需求增加的快速响应,也支持长期存储。在该地区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成本低廉的背景下,氢气有望成为未来能源组合中的关键燃料,并有可能为拥有丰富可再生能源的地区带来能源出口的机会。

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承担全球18%的能源终端需求,创造超过2.5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燃料电池 汽车 将占据全球车辆的20%~25%,每年为交通运输行业贡献至少三分之一的碳减排。

西门子能源正在通过构建电能多元化转化系统(Power-to-X)的基础设施帮助客户实现其去碳化目标,并为全球范围内的跨行业去碳化做出贡献。西门子能源拥有面向可持续的、零碳排放的能源供应所有核心技术,从可再生能源、高效燃气电厂,到输配电和低碳的能源工业应用关键设备和解决方案,再到高效的电解水制氢解决方案。

在中国实施首个兆瓦级绿色制氢项目

氢能产业在整个能源行业的地位已逐渐提高。截至2021年初,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发布氢能产业发展路线图。日本和欧盟均已公布氢能战略,对2030年和2050年的绿氢产量和氢能源 汽车 的普及率提出具体目标。

去年,院办公厅及国家能源局等颁布了《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建立健全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支持政策,鼓励推广绿氢、分布式能源、燃料电池等重点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应用,氢能产业将迈入商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推广绿氢使用的一大难点在于如何降低成本。对此,赵作智博士以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举例对照,一是技术的创新突破,二是规模化应用的效应。“将需求端培养起来以后,能够有效拉动供给端,规模化效应就起来了。”他认为,绿氢的成本在于电解槽设备和用电成本,其中,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绿电成本高低,以及设备的利用小时数,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今年4月,BloombergNEF发布的氢能平价更新报告,建模预测了15~28个国家未来的绿氢降本路线,表示到2050年绿氢价格将低于天然气、灰氢和蓝氢,届时,绿氢成本将较现在降低85%,低于1美元/千克。报告同时表示,到2030年,从成本上来讲蓝氢项目的必要性将大大降低了。受益于光伏成本的大幅降低,未来绿氢降本有望提速。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30个省份将氢能写入“十四五”发展规划,总产值规模将达近万亿元。此外,北京、河北、四川等省份还纷纷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对于国内氢能市场的发展,赵作智博士表示,“中国是很好的一块土壤,我们有政策、有资本,也有?各行各业,一些领军企业也有意愿去尝试一些新技术,有资金、有人才、有市场,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绿氢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据了解,西门子能源专注于三大领域的技术创新,一个是低碳或零碳的发电;第二是低碳环保的输电;第三是针对工业领域的去碳化,尤其是油气、化工、造纸等能源密集型行业。

赵作智博士透露,目前,西门子能源在国内布局,主要是通过和领军企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降低成本,推进技术应用。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业内遵循着需求拉动供给的规律,以技术解决方案节能降本,推动应用规模化的形成。

2019年9月,西门子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国家电投”)签署《绿色氢能发展和综合利用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进一步拓展绿色氢能项目的合作。

2020年8月,西门子能源与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力”)旗下的北京绿氢 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为中国电力氢能创新产业园提供一套橇装式质子交换膜(PEM)纯水电解制氢系统“Silyzer 200”。这一项目所在的北京市延庆区是将于2022年举行的大型 体育 赛事的三大赛区之一。西门子能源的绿色制氢解决方案将帮助确保赛事期间和赛后的公共交通运营所需的氢能供应。

据介绍,这是西门子能源在中国实施的首个兆瓦级别绿色制氢项目,设备已经运达现场,在安装调试后将很快投入运营。作为该制氢-加氢一体化能源服务站的核心设备,西门子能源提供的PEM纯水电解制氢系统Silyzer 200能够以高能量密度和运行效率实现工业规模的高品质氢气生产。此外,该制氢系统具有快速响应能力,带压启动至稳定运行时间不超过1分钟,并可直接与可再生能源耦合。

展望未来发展,“绿氢方面,我认为中国会引领整个世界。现在领先的是中国和欧洲,这两个市场有他们自身得天独厚的地方,两边一起来、两家火车头一起拉动,这也符合一个整个中欧合作的一个大框架。”赵作智博士说。

德国氢能战略:在能源转型中引领世界

每月2000左右,建议不要自己买车跑、

西安出租车保有量12738辆(市区10714辆,郊区县2024辆)。

据测算,西安市市区出租车单车日均行驶里程为420公里,日均载客50乘次,

日均耗气量45立方米。车用天然气销售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90元,

每辆车日均增加支出40.50元,月均增加1134元(每月按28天计算),

年平均增加13608元。目前西安市区出租车起步价6元,每车次增加燃气附加费1元。

神操作!德国找到了新天然气供应商——卡塔尔,但中间商是美国

蒋再正

前言 : 德国在国家氢气战略中,将大量赌注押在了对使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氢上。该战略巩固了德国成为全球技术领导者的雄心壮志,其明确将重心放在"绿色"品种上,而牺牲了使用有争议的碳捕捉和储存(CCS)技术。虽然环保人士大多欢迎这种做法,却遭到了工业界的反对。但仍有许多专家认为,这一战略开启了德国能源转型的新篇章。

德国已经同意一项国家氢气战略,其重点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制造的氢气,以推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能源转型,并占有未来的工业市场。这项战略于6月10日被批准,内容主要是:" 只有基于可再生能源('绿色'氢)生产的氢气才能长期使用 在德国备受争议的使用碳捕获和储存(CCS)的 天燃气 制氢只能以"过渡的方式"使用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中,用可再生电力制造的氢气越来越被视为重工业和航空等排放顽固行业的灵丹妙药。德国为自己设定了到本世纪中叶实现气候中立的目标,其致力于成为相关氢气技术的全球领导者——不仅要启动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能源转型的下一阶段,而且要为其国际知名工业确保一个充满希望的增长市场。

德国经济和能源部长彼得?奥尔特迈尔(Peter Altmaier)表示,这一战略是一个"量子飞跃",将能源转型和气候保护提升至"新的质量水平"。在宣布这一战略的新闻发布会上,他称该倡议是"自决定推出支持可再生能源以来最重要的创新"。研究部长安贾·卡利切克(Anja Karliczek)说,全世界都意识到绿色氢气技术带来的机遇,建立全球氢气经济为德国工厂制造商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其将作为未来能源给气候和就业提供"双重提升"。

氢能用途

新篇章

《德国国家氢能战略》中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氢能产业的发展:

· 提升氢能作为替代能源的经济性竞争力

· 开拓使用德国本土氢能技术的国内市场

· 建立完善氢能供应网络

· 助力氢燃料成为替代能源整体

· 加强氢能相关技术培育

· 加强氢能相关市场国际合作

· 完善氢能储运安全规范建设

"国家氢气战略开启了气候保护的新篇章,"德国能源机构(dena)负责人安德烈亚斯·库尔曼(Andreas Kuhlmann)表示。" 国家氢气战略是能源转型持续成功以及气候目标长期可实现性期待已久的基础 。其为能源转型创造了先决条件,这种过渡更密切地将工业和气候政策相互交错。化学工业协会VCI也称该战略是"能源转型成功的决定性一步",但敦促考虑所有现有的低排放氢气形式,包括那些使用天然气和CCS的氢气。

新的生产方法

越来越多的国家努力追求气候中和,大量于用可再生电力制氢,以减少顽固的工业排放。但是,生产极其富能源的天然气需要大量的电力,使得它比传统燃料更昂贵。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取果断的行动来解决日益被称为国际"氢经济"的问题。

通过提高效率和直接用清洁电力取代化石燃料,例如使用电动 汽车 而不是内燃机模型,可以避免目前大部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是在很多情况,这种方法行不通。例如由于重量原因,没有技术能够使大型飞机和船舶使用电池。这种战略在许多工业部门也举步维艰,例如,化学品或炼钢,因为当前工艺不可避免地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因此需要全新的生产方法, 用电解槽制造的绿色氢气已成为实现碳中和所需的深度减排的主要候选者

与该战略相吻合的是,德国钢铁制造商蒂森克虏伯(Thessenkrupp)表示,已扩大水电解产能,将绿色氢气生产扩大到千兆瓦级。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正进入氢气经济。水电解正日益成为建设可持续、灵活的能源系统和无碳工业的关键技术。这将会开辟新的市场。

电解槽容量增加200倍

该战略表示,德国的目标是到2030年建立容量为5吉瓦(GW)的工业制氢设施,包括必要的陆上和海上可再生能源供应,大致相当于五个核电站或大型燃煤电厂。最迟到2035年或2040年将再增加5GW。除了现有的支持外,德国还将提供70亿欧元用于氢技术的发展。此外,还将投资20亿欧元在合作伙伴国家建立大型的"德国制造"制氢厂。德国将在未来进口大量绿色氢,因为该国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制造它所需的大量可再生能源。

联邦在提出《德国氢能战略》时,正在为私人投资氢发电、运输和使用奠定基础,这些投资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和可持续的,这也可以在减轻COVID-19危机的影响和恢复德国和欧洲经济方面发挥作用。在2023年之前为第一个加速阶段,为建立一个运作良好的国内市场打下基础。与此同时,研究和发展以及国际方面等基本问题也需要解决。下一阶段将于2024年开始,稳定新兴的国内市场的同时,塑造欧洲和国际的氢能市场。

在该战略的介绍中,网络宣布与Marocco建立联盟,参与非洲第一个工业规模可再生氢项目的建设,该项目每年将节省100,0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库尔曼说,该战略"是世界上首个 远远超出氢的最终用途的战略 之一,并涵盖了全部动力燃料,这种方法考虑了合成甲烷,煤油,甲醇和氨提供的机会。因此《德国氢能战略》也可以看作是对发展欧洲动力燃料市场的明确承诺。"

有风险的赌注?

目前的清洁氢气的成本仍然很高,无法被广泛使用,其价格可能直到2030年才能充分下降。而其中氢的来源也很重要。目前它主要由天然气工业生产,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该类型被称为 灰色氢 。其价格主要受天然气价格影响且相对便宜,但它的二氧化碳排放成本较高。 蓝色氢 的价格也主要受到天然气价格的影响。但其第二重要的驱动因素是捕获,再利用或存储碳排放的成本。碳捕获和储存(CCS)成本的降低将会使蓝色氢的价格更接近于灰色氢。 绿色氢 的价格会受到电解的成本与电解过程中使用绿色电力的价格影响。在过去的十年中,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成本已显着下降,这也是德国将战略目标放在绿色氢上的一个因素。

克劳斯·斯特拉特曼(Klaus Stratmann)在《商业日报》 Handelsblatt的评论中写道,该战略的信号效应对经济和整个欧洲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他警告称,该战略能否在未来几十年和几十年内实施尚不确定。斯特拉特曼写道:"因为德国完全致力于一种变种,即绿色氢,给自己施加了沉重负担。" 他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将需要大量的可再生能源,而且不清楚德国是否能够进口必要的数量。斯特拉特曼说,蓝色氢可能会为越来越多地用于绿色氢的氢基础设施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German hydrogen strategy aims for global leadership in energy transition……Journalism for energy transitiion

The clean hydrogen future has already begun …… IEA

The National Hydrogen Strategy…… Nationale Wasserstoffstrategie

日本进口比例

对于德国来说,在失去了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后,当务之急是找到一个新的供应商。

但是除俄罗斯以外,有能力为欧洲带去额外天然气供应的国家并不多,掐指一数,一是黑心供应商美国,一是世界杯东道主卡塔尔。

几经波折

德国副总理、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德国总理朔尔茨先后于3月、9月访问卡塔尔,目的都是为德国争取能源。

实际上,不只德国,许多欧洲国家正曾尝试以卡塔尔作为俄罗斯天然气的替代供应方。

卡塔尔天然气储量全球第三,更是世界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LNG年产量超过阿联酋十倍不止。

在二选一的情况下,饱受美国高价趁火打劫之苦的德国,自然找上了卡塔尔,但是卡塔尔的协议条款远远比美国苛刻。而且德国也有顾虑,卡塔尔要求的长期协议,一是在未来可能成为退出化石燃料的阻碍,二是长期存在着极大变数。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所以德国与卡塔尔的谈判顾虑重重,一拖再拖,直到中国都与卡塔尔签下了一份27年超长大单。实际上,现货市场目前的天然气交易价格大约是长期合同的三倍,所以其实做这个选择并没有那么难。

不知道是能源需求急迫,还是被中国的超级大单刺激,终于,德国终于签了,签了15年——2026年起,卡塔尔将向德国每年供应至多200万吨液化天然气,协议期限至少15年。

签是签了

对于卡塔尔来说,这是与德国的第一份长期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是卡塔尔密切世界联系的其中一步。

对于德国来说,这份协议是未来能源供给的保障,是经济社会稳定的保障。

因为曾经半数以上天然气供应来自俄罗斯,所以在俄乌冲突发生后,德国的天然气供应遭到了严重影响,民生、农业,特别是德国引以为傲的制造产业——因为能源上涨甚至紧缺,一些制造业不得不搬离德国,迁移到供能充足的地方。

所以哈贝克直呼,能签下这个协议真是“太棒了”,并且表示卡塔尔“并非德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唯一供应商”。

这就解决了德国的燃眉之急了?

值得划重点的两点:第一,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15年能源合作协议的,是总部位于美国的康菲能源公司,这份协议需要通过中间商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实施,再转卖给德方,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依旧是由美国掌控着德国的能源供给,4倍高价售卖的情况可能还会发生。

第二,可能到中国为止,卡塔尔结束了2026年以前的长期订单,所以德国这份协议是从2026年开始实施的,那么2023年、2024年、2025年呢?德国靠什么来解决眼下的危机?

哈贝克没有透露协议的进一步细节,反而雄心勃勃地为德国规划到2045年实现碳中和,30年代中期就该限制天然气使用规模。

德国正在建设5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预定接收卡塔尔液化天然气,但是德国把能源命脉从俄罗斯转放到美国手里,靠不靠谱,还会不会再次危机,不好说。

惠誉再度下调2023年全球GDP预估:欧美今明两年料相继陷入衰退

截止2024年,最新信息为TRADINGECONOMICS的2022年数据,日本进口比例如下:2022年日本主要进口商品包括化学品,占总进口额的20%;食品,占总进口额的19%;矿物燃料,占总进口额的16%;机械和电机设备,占总进口额的22%;原材料,占总进口额的8%。

2022年,日本的进口额创下了新高,是由于国际市场上原油、煤炭和液化天然气等价格的大幅上涨。其次,美国等西方经济体为了应对通胀压力,不断加息,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日本央行由于国内需求疲软和经济复苏乏力,一直坚持超宽松货币政策,日元汇率下滑,日本不得不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

电力需求激增,全球电力碳排放创新高

在周一发布的12月《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再度下调了2023年全球GDP预测,理由是各国央行加大了对抗通胀的力度,以及主要经济体房地产市场前景恶化。

惠誉最新预计,2023年全球GDP增速为1.4%,低于其9月份1.7%的预期

惠誉预计,美国2023年经济增速为0.2%,低于此前预测的0.5%,理由是“货币政策收紧步伐加快”。

该机构预计,欧元区2023年的经济增速为0.2%,高于此前预计的-0.1%,理由是欧洲天然气危机有所缓解,不过欧洲央行更大幅度的加息将对需求造成压力。

惠誉指出,随着液化天然气进口激增,以及天然气消费量下降,今年冬天欧洲天然气短缺以及定量配给的风险已经消退。但危机远未结束,高企的天然气批发价将持续给公司成本和家庭预算带来压力。

惠誉预计,欧元区和英国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衰退,美国将在明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开始衰退。2023年美国和英国的失业率将升至5%以上。

大幅上调利率峰值预期

随着食品和能源价格回稳,惠誉预期整体通胀率将在明年大幅下滑,但核心通胀压力会持续更久。

惠誉最新预测,美联储利率峰值将为5%,较9月份的预测上调了100个基点;欧洲央行的利率峰值为3%,同样较9月预测上调了100个基点;英国央行的利率峰值为4.75%,较9月预测上调了150个基点。

该机构预测,各央行在2024年之前都不会降息。

惠誉首席经济学家BrianCoulton表示,事实证明抑制通胀要比预期更难,各国央行不得不加大抗通胀力度,这对经济增长不利。

电力需求激增,全球电力碳排放创新高

 电力需求激增,全球电力碳排放创新高,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中,煤炭占了40%以上,目前油价攀升至历史高位,2022年煤炭排放或将持续增加。电力需求激增,全球电力碳排放创新高。

 电力需求激增,全球电力碳排放创新高1

 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仍未赶上去年电力需求的增速。

 3月30日,英国独立气候智库Ember发布报告称,2021年电力行业碳排放量创新高,同比增长7.78亿吨,增幅达7%,为2010年以来最大增幅,较疫情前水平高出3%。

 这主要因各国在经济复苏中,更加倾向使用碳排放较多的煤电。上述报告显示,去年燃煤发电量达10042太瓦时(TWh),同比增长9%,也创下历史新高,较2018年创下的纪录还高出2%。同期,全球天然气发电量仅增长1%。

 全球经济从疫情中复苏,电力需求大增。2021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量达1414太瓦时,同比增长5.4%,是自2010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去年风电和光伏对全球电力的贡献首次超过十分之一,达到10.3%,较上年高出1个百分点,但仍不足以跟上需求增长的速度。

 2021年增长的电力需求中,只有29%来自风能和太阳能,高达59%的比例来自煤炭发电,核电、水电等其他清洁电力未提供净增长。

 “全球还未达到用清洁电力来满足电力需求增长的阶段。”Ember全球电力分析师戴夫·琼斯(De Jones)表示,因此化石燃料发电仍在增加,主要是煤炭。

 去年,全球天然气价格出现暴涨,也促使部分国家转向使用煤炭。

 国际能源署(IEA)3月中旬发布的《全球能源回顾: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报告指出,去年大多数时间,美国和欧洲很多国家的燃煤发电成本,都显著低于天然气发电。

 其中,美国燃煤电厂的碳排放量去年同比增长17%;欧盟燃煤电厂的碳排放量增幅达16%。

 IEA数据也显示,去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6%,达到363亿吨,绝对增幅超过20亿吨,为历史上最大增幅。

 其中,煤炭相关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153亿吨的历史新高,占比超过四成。

 Ember的上述报告认为,过去十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了平均每年20%的增长率。要将这一增速保持到2030年,才有望实现把全球变暖幅度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摄氏度内的目标。

 Ember表示,上述报告的分析涵盖了75个国家的数据,约占世界发电量的93%。

 电力需求激增,全球电力碳排放创新高2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一份新报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1年飙升至历史水平,抵消了此前一年疫情导致的大幅下降。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主要温室气体。

 IEA报告表示,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了6%,至363亿公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煤炭使用量大幅增加推动的,而煤炭使用增加部分是由创纪录的天然气价格造成的。

 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中,煤炭占了4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在2021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燃煤电厂的运营成本比燃气电厂要“低得多”。

 “天然气向煤炭的转换使全球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超过1亿吨,尤其是在燃气电厂和燃煤电厂之间竞争最为激烈的美国和欧洲。”报告称。

 该报告认为,随着俄乌局势的升级,美国和英国宣布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油价攀升至历史高位,2022年煤炭排放或将持续增加。

 全球能源价格的飙涨也间接的促进了欧盟电动汽车的消费。3月9日,有着女版巴菲特之称的“木头姐”凯西·伍德对外表示,受俄乌局势影响,欧洲经济可能已经陷入衰退,美国经济也可能很快陷入衰退,这可能促使企业和消费者寻求降低成本的技术。伍德表示,飙升的油价应该会加速欧洲汽车消费向电动汽车的过渡。

 面对欧洲市场蓬勃的需求,刚刚才中国攻城略地的造车新势力们也开始了试探。蔚来在挪威“长安街”开设以用户体验为主的蔚来中心(NIO House)。

 今年2月11日,小鹏汽车在欧洲的首个直营体验店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正式开业。根据长城汽车的规划,其品牌体验中心将在今年于慕尼黑和柏林。东风汽车旗下品牌岚图汽车,其首家海外旗舰店将在挪威奥斯陆市中心奥斯陆皇宫商圈开业。

 不过相比用户接受上的软门槛,欧盟即将施行的电动汽车碳足迹(碳关税)更像是横在中国造车企业面前的硬门槛。

 资料显示,欧盟为了完成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制定了一揽子,包括出台“史上最严”碳排放规定、收紧碳排放交易体验,更快推出低排放运输方式等。

 为了保证本土车企不会因严格的碳排放标准而在本土与外来品牌的竞争处于劣势,欧盟在2021年设立了碳调节机制(CBAM,即“碳关税”)的.立法议案。

 根据议案内容,欧盟将在2023年前建立一套进口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评价与统计体系,要求2025年出口到欧盟的每一辆车都按要求核算并发布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这意味着车企还要在生产制造、运输等环节将碳排放量控制在欧盟标准之内。

 除了电动汽车生产环节的碳足迹标准建设,早在2020年,欧盟就已经宣布电池法规草案,在该草案中规定了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电池都必须公开其碳足迹信息,并且后期会根据电池的碳足迹进行分级,并对碳足迹较高的电池实施准入限制,这一制度将在2024年开始实施。

 而我国关于碳足迹核算的相关制度至今仍然缺失。“如果按照欧盟自己的碳排放标准体系,中国电动汽车或许都处于超标状态”。行业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和欧洲在能源结构上差异巨大。如果套用欧盟碳足迹评价体系,中国电动汽车可能处于超排放水平。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告在接受媒体访时表示,我们要加快整车以及电池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主要(作用)是促进出口,欧洲需要这样的证明。”

 而在今年两会期间,包括曾毓群、尹同跃以及雷军也在不同的议案中提出要建立我国的整车及电池碳足迹核算标准。

 电力需求激增,全球电力碳排放创新高3

 英国独立气候智库Ember周三发布报告称,去年全球电力部门的碳排放量跃升至纪录高位,因经济从疫情中复苏推高了电力需求,而在天然气短缺的情况下,公用事业公司燃烧了更多的煤炭。

 根据Ember的分析,2021年电力行业碳排放量较2020年增长7%,为2010年以来最大增幅,较疫情前水平高出3%。这一趋势今年可能会继续下去,因为在天然气价格高企的情况下,各国都转向了碳排放量最多的化石燃料煤炭。

 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迹象,世界兑现减排承诺以防气候最严重变化的能力正面临考验。

 电力部门拥有廉价的可再生能源,应该能够部分替代化石燃料。然而,俄乌正迫使欧洲利用所有的能源,以削减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多元化,而印度等国也在寻求更多地利用本国的煤炭,以应对全球能源价格高企。

 “我们还没有达到用清洁电力来满足电力需求增长的那一步,”Ember全球电力分析师戴夫·琼斯(De Jones)表示,“因此,化石燃料发电正在增加,主要是煤炭。”

 Ember对2021年的分析涵盖了来自75个国家的数据,这些国家的发电量约占世界发电量的93%。

 Ember数据显示,2021年是电力需求快速复苏的一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了5.4%。与此同时,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发电量,在疫情期间下降后,去年出现了大幅反弹。2021年燃煤发电量增长了9%,创下至少自1985年以来的最快增幅。

 此外,2021年,全球太阳能发电量增长了23%,而风能发电量增长了14%,这两种可再生能源合计增长了17%,同时首次占全球发电总量的至少10%。

 不过,琼斯指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需要每年增长至少20%,才能使全球气候目标保持在正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