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有多少人口

2.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邮编是多少

富阳居民天然气价格查询最新消息今天_富阳燃气价格

 

电动阀门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阀门,这种阀门的动力是比较的特别的,有很大的影响力。电动阀门的使用给管道的建设者以及后期的使用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电动阀门的种类有很多,但是在使用的时候都是要有气体的存在的。电动阀门的生产厂家有很多,不同的电动阀门的生产厂家的产品的质量会有所不同。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动阀门的价格是多少。

电动阀门的价格

电动阀门在市场上的价格370元到1280元。(价格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电动阀门的生产厂家

1、杭州富阳阿自倍尔阀门有限公司

杭州富阳阿自倍尔阀门有限公司是自力式阀门、球阀、电动阀门、气动阀门、恒温阀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杭州富阳阿自倍尔阀门有限公司的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业界的认可。

2、天津二通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二通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是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天津二通联合科技有限公司的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业界的认可。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电力、管道、冶金、染料、纺织、等行业。

3、杭州富阳阿自倍尔阀门有限公司

富阳阿自倍尔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是气动薄膜调节阀、电动调节阀、电动温控调节阀、自力式压力调节阀、自力式调节阀、供氮阀、泄氮阀、氮封装置、气动薄膜切断阀;气动活塞切断阀;气动快速切断阀的专业生产厂家,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拥有先进的制造设备,完善的产品检测设施。注重科技创新,致力吸收、消化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不断加以完善与提高。推出高科技的电、气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调节阀。产品设计结构简单,外观新颖.使用寿命长,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造纸、轻纺、食品、制冷、制药等行业,深受用户的称赞。

电动阀门在市场上的价格情况是什么样的,还有就是电动阀门的生产厂家有哪些,以及电动阀门的这些生产厂家的基本情况是什么样的,这些小编都已经在上文中给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了。电动阀门的样式很普通的阀门的样式是差不多的,功能也是一样的,使用的范围也是一致的,最大的区别就是电动阀门的动力来源是由电力提高的,这个是优势所在。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s://.to8to/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有多少人口

空气污染的一个来源

烟雾污染的工业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

主要任务和职责

(a)工业煤炭企业整治。

1,重点改善电厂(火电厂),燃煤发电企业。

(1)密切关注半山电厂关停200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

半山电厂每年煤炭消费量1.27亿吨,5万千瓦的两台机组脱硫设施是国家规定关停小火电机组2003年的最后期限,但该工厂有没有什么能够阻止该。这个问题应该要求省级部门协调解决问题,这两个单位在2003年12月底前结束。市经委牵头,市环保局的工作。

(2)密切关注的萧山12.5万千瓦的两台机组的电厂的烟气脱硫治理工程的实施。萧山发电厂每年的煤炭消费量80万吨。这个问题应该要求省级部门协调解决问题,烟气脱硫治理工程2004年年底完成。市经委牵头,市环保局的工作。

(3)加强治理和整治工作的在低帧污染源,特别是加强烟气脱硫治理热电企业。

杭州地区热发电厂(站)21,锅炉75台,每年消耗的煤炭,最高被炒到2004年年底的2.25亿吨,必须建立烟道气体在线监测其实施和烟气脱硫治理工程系统。中的硫含量为0.6%,脱硫效率必须是大于70%,到2003 50%2004 50%。这项工作是市经委和市环保局监督执行。

2,密切关注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杭钢,压缩焦炭,生铁生产线停止。杭钢每年的煤炭消费量近1.03亿吨,占约1/3的总利用废钢铁炼钢,其余2/3的铁矿石炼成的。焦炭,球团,烧结,炼铁过程中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包括焦煤为70万吨/年),仍无法有效地收集治理;烧结机烟尘严重超标。据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半山区,是主城空气中的灰尘的量的4倍。

应要求省级部门协调解决的杭州钢铁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杭钢在实施清洁生产过程中,以确保平均每年排放的污染物削减15%,搬迁污染严重的焦炭,生铁生产线,烧结机吸烟严重超标的问题解决之前, 2003年12月底,2004年,15年建成了焦化炉,在2005年消灭另一个可以购买所需的焦炭的焦炉关闭两个高炉在2005年年底前,关闭最后一个在2010年年底前,高炉。市经委牵头,市环保局的工作。 />,禁燃区“。

整体组织实施的禁令燃烧区的市级领导小组的工作”,中心城区燃煤锅炉低框架的源代码的最后期限的;市质监局与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的中心城市,天然气在逐步淘汰燃煤锅炉,加快引进的步伐,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气体燃料的比重提高,它已逐渐成为杭州地区的能源;的进展和改善环境,引进天然气的要求下,市环保局的主要来源,“禁燃区”前进档将适当调整。

萧山,余杭区要加大投入,在中期工作,禁止燃烧区“,2003年必须完成改造任务。

4,发展本国煤炭和大气排放标准。<BR /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开发的,在杭州,严格的排放标准,如“杭州高品质的低硫煤炭及制品”,“杭州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这项工作。市环保局和市质监局负责。

(二)整治的水泥矿山砖企业关闭。

1,工作?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第一批列入实施,挖掘剩余的30水泥砖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将在2003年12月底前关闭。市经济委员会,重点抓的水泥企业,市企业国土局一直关注的石场和砖瓦厂,市质监局严格水泥生产许可证申请处理,控制,市公安局停止供应,以防止有关企业恢复生产。

2,控制矿和矿产加工企业。

(以下简称直观的可视范围,双方的钱塘江,富春江两岸,良渚文化保护区和其他旅游保护区,国道主干线(包括高速公路),省道干线公路,旅游公路和铁路范围来看),今后不会再为新的矿山和矿产加工企业。这项工作是负责实施,市国土局,有关区,县(市)。

3,关闭过渡,以便重新调整矿和矿产加工企业。

(1)市经委,水泥生产企业停止确定了的综合利用(项目)该企业关停并转同步。

(2)市规划委和市经委,应严格控制新上水泥企业,新的水泥企业必须用新的回转窑生产线,日产5000吨熟料,的规定,现有的生产立窑生产线的同时,必须关闭。市国土局应严格按照矿山开发矿产规划。

(3)制定的新一轮的矿和矿产企业关闭。3个五年(2004-2006年)逐步淘汰污染严重的在全市范围内可视范围内矿和矿物加工企业。在2005年年底前,淘汰矿和矿产加工企业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市,临安市,污染严重和可视化市经济委员会制定水泥企业淘汰的范围内,开发一个石场,市规划国土局委员会,以制订砖瓦厂淘汰的总结报告,由市批准,市环境保护局负责。

4,所有水泥窑企业安装粉尘在线监测系统。

由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市环保局的杭州需要保持继续生产的水泥机立窑粉尘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并委托专业化经营公司的运作,严肃查处过多的企业。<BR / (三)施工现场和道路扬尘的控制和管理。

1,各类施工工地扬尘的控制和管理。

(1)在该地区的所有建筑工地,杭州,建设用地和文明施工规定(市委,市令第113号),“杭州市商品混凝土的措施(要坚决贯彻令第115号),杭州城市灰尘污染的预防和管理”(市令第190),杭州渣土管理办法“(市令第192号)的规定,大力推进文明工地创建城市的文明施工,交通封闭的材料覆盖在城市,干净,坚硬的混凝土和出会场。

(2)市建委在建设工程招投标和资质管理,批准的粉尘污染的项目管理实施将需要作为一个重要的项目招标的建设工程招投标,资金,粉尘污染管理基金提出的工程物理量定价的一列,以确保实施的项目现场施工的文明和粉尘污染治理资金。

(3)市建委将继续开展活动,创建文明工地“。特别是省,市重点工程和施工阶段,施工高峰期,急于赶上进度,小型施工现场或在闹市区的的网站,文明工地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动态转换地方做。为了实现长期的管理,坚持挂“一卡通”系统,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取消文明的选址资格文明建设和粉尘污染管理新闻媒体曝光的网站和奖惩记入信用文件,作为年度目标考核和商务考察,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实现奖惩地方。

(4)建委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所有网站(包括道路施工现场,市政站点,电信基站,电力网站,河道整治网站),必须在主城区范围内实施密目网和围挡要硬化,以确保车辆的进口和出口的地盘和内部道路,污水处理设施,施工现场出入口(设定具体处理厂)设立的专用设备,自动清洗车轮土壤,没有土壤(清洗设备的安装率在2003年达到50%和100%,在2004年,所有的网站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访问的网站(加工厂),主城区不允许拥有自己的混凝土搅拌站,严格控制二次扬尘,施工现场高的地方的工程垃圾垂直应用程序容器取出,非凌空抛出倾倒不分青红皂白地倾倒。

(5)市房屋管理局,国土局按照各自的管理职责,负责拆迁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和控制工作,把握好检查。工程估计拆迁单位应当包括扬尘污染控制成本,强拆工程信封,街道和人居密集的侧密目网信封成本,并确保专款专用。

管理和控制道路扬尘。

(1)城市管理办公室,以提高城市的管理工作的的输沙企业的。开始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的面积?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处理工程渣土处置程序,并制定运输单位(个体经营户)Zhunyun系统:增加强度的输沙管理,坚决杜绝运输。 “折腾,洒,滴,漏现象发生。

(2)城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泥沙运输车辆的管理要求运输许可证的发放,杜绝非法移输,市政执法局和市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加大监管力度的泥沙运输车辆,车辆不符合要求的关闭,坚决予以查处,强制淘汰无牌无证和组装的车辆。

(3)加快的落实情况的泥沙运输车辆改造。密闭装置的主要城市的近1000家运输车辆,市公安分局交警支队联合市有关部门在全市开展的密闭车辆改造工作。车辆年检周期结合泥沙运输车辆,到2004年年底完成改造的实施,90%以上的车辆封闭改造。同时,严格的审查和批准的车辆。由于文档的一天,所有的输沙的主要城市引入新的车辆必须做整车关闭,否则,不卡上,不允许访问。

(4)增加的主要城市机扫车,洒水器高压清洗车和其他设备的投入。为了提高道路机扫率。全市道路清扫和清洗的面积15550000平方米,并努力主要城市道路扫率达到50%,在2003年,达到70%在2004年,2005年达到100%,必须添加高压清洗车,以确保主要道路每天浇水不少于3次,被安装在现有的洒水喷雾装置,实施喷雾湿式作业,空气中的粉尘沉降,保持空气清新。

(5)积极改进和完善的道路的做法。追求的两个组合,非机动车辆的主喷和发展的快车道,冲刷相结合的机械清洗与高压洗涤相结合,通过机械清洗,干洗湿洗。

(6)对露天堆场粉尘污染变化的比重越来越大。生产的主要尘,露天堆场(渣土,煤炭,沙石,垃圾等)和货场,有效的防尘措施,必须取,并应与当地环保部门申报登记,院子里当局要切实落实管理责任。

(D)控制机动车污染

1,市规划委,贸易局,公安局,中国残联,财政局,公安局交警支队,环保局等部门,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备案制度的实施,燃油助力车(包括残疾车)取消,禁止外国,无牌无证燃油滑板车路的机动车辆和机动车辆报废,提高了车辆的档次。,彻底解决了污染问题。

2,市公安局安全局对外过境交通分流方案,尽快,为了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减少污染的进口车,全市地方。

3,城建资产管理公司增加投资的升级的公交车,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淘汰落后巴士。所有93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完成于2005年,欧Ⅱ标准排放,无污染的车辆在2006年达到50%,所有的车辆达到欧Ⅱ排放或无污染排放。

4,市公安局,交通局和市环保局机动车污染管理,进一步提高执法,加强汽车尾气取样,检验工作检查的车辆,到城口,扩展监测面,严控制超标车进入城市道路。为了加强城市车辆定期检测和道路抽检工作,严厉打击过度车辆。

5,市规划委,局的质量监督,加强城市油品质量的检验和监督管理,油经营单位不符合要求进行调查和处理,鼓励单位和个人烟雾和燃料净化节能添加剂,以减少机动车尾气产生量。6,市环保局红外遥感技术的汽车尾气检测设备,以加快安装过程中,增加使用的机动车辆在城市监督。

大气污染源

烟雾污染的工业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

二,主要任务和职责

(一)工业燃煤整治企业。

1,重点改善电厂(火电厂),燃煤发电企业。

(1)密切关注,半山电厂关停200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

>半山电厂每年煤炭消费量1.27亿吨,5万千瓦的两台机组脱硫设施是国家规定关停小火电机组2003年的最后期限,但该工厂有没有什么能够阻止该。这个问题应该要求,省部门协调解决问题,这两个单位在2003年12月底前结束。这项工作,市经委牵头,市环保局

(2)和实施。萧山电厂的烟气脱硫治理工程两个单位的125000千瓦。萧山发电厂每年的煤炭消费量80万吨。应要求省级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和烟气脱硫治理工程完成这工作,市经委牵头,与市环保局。

(3)加强治理和整治工作在低帧污染来源,特别是加强热电企业烟气脱硫治理2004年年底。

杭州地区热发电厂(站)21,锅炉75台,每年消耗的煤炭,最高被炒到2004年年底的2.25亿吨必须建立烟道气体在线监测其实施和烟气脱硫治理;工程系统中的硫含量为0.6%,脱硫效率大于70%,到2003年50%,2004年的50%。这项工作是市经委和市环保局监督执行。

2,密切关注杭州钢铁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压缩停止焦炭,生铁生产线。杭钢每年的煤炭消费量近1.03亿吨,占约1/3的总使用废钢铁炼钢,其余的2/3炼成的铁矿石,焦炭,球团,烧结,炼铁,炼钢过程中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包括焦煤为70万吨/年),仍无法有效地收集治理;烧结机烟尘严重超标。据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半山区,空气中的灰尘的量是主城的4倍。

应要求省级部门杭钢在实施清洁生产过程中,以确保平均每年排放的污染物削减15%,搬迁污染严重的焦炭,生铁杭州钢铁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协调解决。烧结机生产线,吸烟严重超标的问题解决之前,2003年12月底,2004年,15年建成了焦化炉,在2005年年底前消除另一个可以购买所需的焦炭的焦炉,关闭的两座高炉炉2005年,2010年年底前关闭最后一个,高炉,这项工作市经委牵头,市环保局/>,禁燃区“。

整体工作的市领导小组组织实施的禁令燃烧区“的中心城市,最后期限燃煤锅炉低框架的源代码,市质监局与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的中心城市,天然气在逐步淘汰燃煤锅炉,加快引进的步伐,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气体燃料的比例,它已逐渐成为主要来源杭州地区的能源;市环保局的进展和改善环境,引进天然气的要求下,“禁燃区”前进档将适当调整。

萧山,余杭区应加大投入,在中期工作,禁止燃烧区“,2003年必须完成改造任务。

4,发展本国煤炭和大气排放标准。

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开发的,在杭州,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严格的排放标准,如“杭州高品质的低硫煤炭及制品”,“杭州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市环保局和市质监局负责这项工作。

(二)整治水泥矿山砖企业关闭。

1,工作?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并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第一批企业的列入关闭实施,挖掘剩余的30水泥砖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将在2003年12月底前。市公安局重点抓的水泥企业,市经委,市国土局重视的石场和砖瓦厂,市质监局严格水泥生产许可证申请处理,控制,停止供应,以防止有关企业恢复生产。

2,控制矿和矿产加工企业。

(以下简称直观的视觉范围内的钱塘江,富春江两岸双方,良渚文化保护区和保护区,国家公路(含高速公路),省道干线公路,旅游公路和铁路等旅游范围来看),没有进一步的未来,为新的矿山和矿产加工企业。这项工作是负责市国土局,各有关区,县(市)实施。

3,关闭过渡,以便重新调整矿和矿产加工企业。

(1)市经委,停止综合利用(项目)的确定与企业关停并转同步的水泥生产企业。

(2)市规划委和市经委,应严格控制新上水泥企业,新的水泥企业必须用新的回转窑生产线,日产5000吨熟料,现有生产矿井的规定窑生产线的同时,必须关闭。市国土局应严格按照矿山开发矿产规划。

(3)制订一个,新一轮的矿及矿产企业关闭。 3个五年(2004-2006年)可视范围内的矿和矿物加工企业逐步淘汰严重污染的城市。在2005年年底前,淘汰矿和矿产加工企业的范围内,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市,临安市,污染严重和可视化。市经济委员会制定的水泥企业淘汰方案,市国土局制定了一个石场的,城市规划委员会,以制订砖砌的程序,市环境保护局是负责批准的总结报告市委,市。

4,安装粉尘在线监测系统的所有水泥窑企业。

经费由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市环保局的杭州需要继续保留生产的水泥机立窑粉尘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并委托专业化经营公司的运作,并严重惩罚过度的企业。

(三)施工现场和道路扬尘控制和管理的。

1,各类施工工地扬尘的控制和管理。

(1)在该地区的所有建筑工地,杭州,建筑工地文明施工规定(市委,市令第113号),“杭州市商品混凝土的措施(要坚决贯彻令第115号) ,的杭州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市令第190号)和杭州渣土管理办法”(市令第192号)的规定,并在城市大力推进文明工地创建城市的建设文明,一个封闭的运输材料覆盖,进出的场地干净,坚硬的混凝土。

(2)市建委在建设工程招投标和资质管理,批准的粉尘污染的项目管理实施将需要作为一个重要的项目招标。建设工程招投标,资金粉尘污染治理的工程物理量价格从募集资金的一列,以确保实施的项目现场施工的文明和粉尘污染治理资金。

(3)市建委继续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尤其是转换的省,市重点项目和施工阶段,施工高峰期,急于赶上进度,小型工程的网站,网站或在闹市区的?做文明工地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动态。为了实现长期的管理,坚持挂“一卡通”系统,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取消文明的选址资格文明建设和粉尘污染管理新闻媒体曝光的网站,并记入信用档案,作为年度目标考核和商务考察,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实现奖惩地方的奖励和惩罚。

(4)建委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所有网站(包括道路施工现场,市政站点,电信基站,电力网站,河道整治网站),必须在主城区范围内实施密目网和围挡要硬化,以确保车辆的进口和出口的地盘和内部道路,污水处理设施,施工现场出入口(设定具体处理厂)设立的专用设备,自动清洗车轮土壤,没有土壤(清洗设备的安装率在2003年达到50%和100%,在2004年,所有的网站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访问的网站(加工厂),主城区不允许拥有自己的混凝土搅拌站,严格控制二次扬尘,施工现场高的地方的工程垃圾垂直应用程序容器取出,非凌空抛出倾倒不分青红皂白地倾倒。

(5)市房屋管理局,国土局按照各自的管理职责,拆迁单位负责拆迁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和控制工作的检查,把握好工程估计应包括扬尘污染控制成本,强拆工程信封,街道和人居密集的侧密目网信封成本,并确保专款专用。 BR />管理和控制道路扬尘。

(1)城市管理办公室,以提高城市的管理工作的的输沙企业的前开始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的面积?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处理工程渣土处置程序,并制定运输单位(个体经营户)Zhunyun系统,以增加强度输沙管理,坚决制止运输。“折腾,洒,滴,漏现象的发生。

(2)城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泥沙运输车辆的管理,要求运输许可证的发放,杜绝非法移民传输。闭市城管执法局和市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加大监管力度的泥沙运输车辆,车辆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查处,强制淘汰无牌无证和组装的车辆。

(3)加快实施的泥沙运输车辆改造。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邮编是多少

人口:约83.2万人

人口密度:682人/km2

余杭,地处浙江省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 全区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辖14个镇、1个乡、4个街道,200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3.74万人。2004年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列全国县(市)第16位。

余杭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六七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先民就在余杭这片热土上生息劳作,使这里成为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余杭大地上更是孕育出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今天,良渚文化遗址群已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代表;余杭之名,春秋时已见诸史籍,属吴、越领地,战国中期属楚;南宋时期,余杭作为京畿之地,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和悠久的历史一样灿烂的,是余杭辈出的人才。既有天目诸山的灵秀之气又得东南沿海浩荡之风的余杭,素称文物之邦,人文荟萃之地,古往今来英才辈出,代有其人。传说时代,大禹曾在这里降服了肆虐的水魔,留下了令后人景仰的遗迹;三国名将凌统,宋代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南宋数学家杨辉名垂青史;近代更是出现了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章炳麟(号太炎)这样的伟人。

余杭山水如画,钟灵毓秀,自然人文景观极为丰富。有“茶圣”陆羽、大诗人苏东坡、金石书画家吴昌硕等名家留下的踪迹,有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的超山、佛教圣地径山、东明山森林公园、黄鹤山天都城等风景名胜,有良渚文化博物馆、杨乃武与小奇案遗迹等人文景观。

撤市设区后,东、西、北三面拱围老杭城的余杭,成了天堂的门户。1228平方公里的区域,其优势凸显。交通便捷,除了沪杭甬、杭宁、杭徽、绕城高速公路外,还有在建的杭浦高速公路,104国道、320国道,01、02、04、09、15省道以及东西大道、塘康公路、文一路延伸等重要道路在区内贯通成网。余杭的区位优势得到大提升,成为杭州大都市的一个副城区。

风光旖旎,环境优美。临平城区和塘栖有山有水,都是依山傍水,适宜人居的好地方。近年来,城区临平绿化面积大幅增加,人民广场、世纪公园的面积均在6公顷以上,加之道路、小区的绿化,已初步成为四季常绿的地方。而古镇余杭、良渚、闲林、瓶窑等地山清水秀、自然生态风光极佳,更是人居佳地。

2004年12月,余杭区被授予“省级文明城区”称号。2003年年初,余杭区提出创建“省级文明城区”。两年来,区文明委先后组织开展“十佳市民”、“十佳下岗再就业明星”、“十佳外来员工”等评选活动;精心设计了“走向城市化”、“诚实立身,信誉兴业”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至年末,全区已有省百佳社区2个、省文明社区3个、省示范社区7个,市、区级文明(特色)社区32个。同时,在创建中,还不断拓展创建特色,着力提升城区品位。在机关效能建设中,在全省率先-《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若干规定(试行)》;在打造“平安余杭”活动中,创新了“联防、联勤、联调”三联工作机制;并把文化力培育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文化阵地先后建成,全区各类文化体育场所已达1300多家,文化产业总量已占到全区GDP的5%。经过两年多努力,余杭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各项指标达到了“文明城区”的标准要求,正成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生态良性循环、城市优美洁净、生活舒适便捷的环境保护模范之城。

2004年,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启动实施《生态区规划》,编制完成了《河道整治规划》。大力推进市政设施养护社会化,首次对城区16.83公顷绿地实行养护招标。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大,疏浚河道35千米,治理关停71家石矿企业, “创模”工作全面达到国家环保总局专家组技术核查要求。全面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建成区全年新增绿地面积22.6公顷,公共绿地面积达11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08%。城区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7.36平方米。绕城高速余杭段两侧林带被命名为“浙江省重点公益林示范区”。

近年来,余杭区相继-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房地产业发展。实行“购房入户”政策,允许外地人购房入户;房地产市场的税率调整,降低了商品房的契税和房地产交易手续费,运用税费杠杆培育和拉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允许房改房提前上市交易,有利于房地产二、市场的开发,培育和发展了一批个人购房群体,推动了住房散户市场的发展。与此同时,余杭的金融机构把房地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资金投向,为购房者推出了按揭、抵押等方式,解决了购房者融资的困难。

全年完成住宅建设投资52.91亿元,增长23.6%;住宅施工面积631.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45.4万平方米。据抽样调查,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8.1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59.1平方米。2004年,临平城区商品房的价格一般在每平方米4500元左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2%。不少楼盘获建筑行业的“钱江杯”、“西湖杯”和省、市级优秀住宅小区等荣誉称号。

“居住在杭州,满意在余杭”,根据房地产市场需求,余杭区制订科学合理的房地产发展规划,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严格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提高产权产籍、房产交易服务质量,扩大住房公积金和住房商业规模,满足群众的购房需求;依法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强化住宅小区配套工程建设,不断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继续推进星桥天都城、乔司新城、闲林生态居住区等规模房地产项目的开发。

城乡居民生活稳步提高。2006年该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70元,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615元,增长10.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11.0%和9.9%,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7个和1.1个百分点。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全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为13295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7790元,增长7.5%。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2006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9%和34.4%,分别比上年下降了0.3和1.0个百分点。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13.1亿元,增长21.4%;人均储蓄余额达2.6万元,增长18.2%。

2008数字余杭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01.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分别快于全省、全市1.0个和0.1个百分点,但增幅与上年相比回落4.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31.亿元,下降1.0%;第二产业286.45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183.50亿元,增长18.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2:58.3:34.5调整为6.4:57.1:36.5。全区按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60320元,按国家公布的2008年平均汇率计算,突破8000美元,达到8684美元。

财政收支。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2.50亿元,增长25.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8.20亿元,增长31.0%。全年地方财政支出44.59亿元,增长22.8%。

人口。200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3.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5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45.57万人,非农业人口38.1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99‰,自然增长率为2.18‰。

人民生活。据抽样调查,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78元,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552元,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9%。

2008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01.40亿元,增长30.3%。

年末,建成区面积达到22.63平方公里,增长17.6%。

工业生产。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310.80亿元,增长12.5%。其中,规模企业实现总产值1025.54亿元,增长13.4%,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为78.2%。

2008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4.01亿元,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8.77亿元,分别增长16.1%和18.6%。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66亿元,增长21.9%。

2008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32.56亿美元,其中进口额2.44亿美元,出口额30.12亿美元,增长29.3%,比上年回落了11个百分点。

2008年,全区共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3个,合同外资6.51亿美元,增长38.4%;到帐外资3.44亿美元,增长86.3%。

地理位置

杭州市余杭区位于杭嘉湖平原南端,西依天目山,南濒钱塘江,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0°09′~30°34′、东经119°40′~120°23′,东西长约63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总面积约1220平方公里。余杭区从东、北、西三面成弧形拱卫杭州中心城区,东面与海宁市接壤,东北与桐乡市交界,北面与德清县毗连,西北与安吉县相交,西面与临安市为邻,西南与富阳市相接。

余杭交通

余杭交通便利,穿境而过的两条铁路(沪杭、宣杭)、两条国道(320、104国道)、五条高速公路(沪杭高速、杭宁高速、杭徽高速、绕城高速以及在建的杭浦高速)、两条主要河流(东苕溪、京杭大运河)和五条省道(01、02、04、09、15省道),把余杭和长江三角洲各大城市紧紧相连。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1798.6公里。全区等级公路通村率、硬化率达到100%。区境内有航道里程350公里,其中干线43.37公里,支线306.63公里,一个遍布全区镇乡、干支相连、水陆联动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地形地貌

余杭区跨越钱塘江和浙北杭嘉湖平原两个地层分区,宏观构造特征大体可分为西部山地丘陵区和东部平原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大致以东苕溪为界,西部山地丘陵河谷,形成于1.3亿年前,长期基本稳定;东部水网平原、滩涂平原几经沧桑,从公元前5世纪起,随文明进步而逐步开拓,形成如今地貌。

区境西北与西南部属天目山东麓和千里岗山脉之余脉。山体顺南、中、北3条苕溪谷地两侧呈马蹄形展布,层峦叠嶂、茂林修竹。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窑头山(1095米)、红桃山(1029米),海拔500米~1000米的有鸬鸟山(870米)、峰高岭(708米)、王位山(726米)、红山顶(640米)、径山(616米)等13座。因苕溪而成的河谷平原分布在苕溪谷口。东北部为水网平原,主要分布在京杭大运河流域,平畴一片,塘漾棋布,是闻名的杭嘉湖水乡平原。东南部为滩涂平原,分布于星桥周杨村至亭趾一线以南,是在海积作用为主,冲积、湖积作用为辅条件下形成的,地势略高亢平坦、土层深厚,是境内重要经济作物区。平原面积8.62万公顷,占全区面积的70.31%。

自然

境内自然丰富。境内已探明的矿物有22种,其中膨润土、白云岩等大型矿床3处,钼铁矿、石英、凝灰岩等中型矿床8处。另有磁铁、锰、铜、锡、萤石、重晶石、天然气等矿藏。

境内多种地貌类型分布,加之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调节,为各种植物生长和动物孽生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林木覆盖率为40.1%,森林覆盖率为37.4%,人均森林面积0.04公顷。较高的森林覆盖率,良好的植被,维系着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自然植被有长绿阔叶林、长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竹林、灌草等6个类型。野生植物157科629种,主要有:竹类为毛竹、早竹、苦竹、浙江刚竹、浙江淡竹等竹林;树类有495种,分属77科,其中受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水杉、南方红豆杉,二级保护的有银杏、华东黄杉、水松、鹅掌楸、杜仲、夏腊梅、金钱松、福建柏等12种。野生中草药80余种,人工栽培的20余种。人工栽培的作物中,粮油、经济作物超过100种,蔬菜有30类、120种左右。大型野生真菌36科95种。野生动物120科275种,主要有杜鹃、黄鹂、画眉等32种鸟类,华南兔、豹猫、野猪等23种哺乳类,蝮蛇、大鲵、龟、石蛙、蟾蜍等两栖、爬行类27种,泥鳅、黄鳝、条光唇鱼等鱼虾类23种,昆虫1000余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黑鹿、云豹、金钱豹,二级保护的有灵猫、大鲵、穿山甲和鹗等,属省级保护的有蕲蛇、大杜鹃、鼬獾等。

境内河流纵横、湖荡密布,受山脉走向制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河流具有流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的特点。水的丰富对航行、灌溉、淡水鱼养殖、发电、生产生活用水乃至旅游都十分有利。因地形差异,形成两个不同水系:西部为天然河流,以东苕溪为主干,支流众多,呈羽状形;东部多属人工开凿的河流,以京杭大运河和上塘河为骨干,河港交错,湖泊棋布,呈网状形。在东苕溪下游和运河两岸,分布众多被称为荡、漾、潭的水域,其中较大的有三白潭、官塘漾等。据测量,在正常年景,地下水总量为1.57亿立方米。

气候特征

余杭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区。冬夏长春秋短,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3℃~16.2℃,年平均雨量1391.8毫米。因境内地形不同,小气候差异明显,春、冬、夏季风交替,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春雨连绵,风向多变,天气变化较大。常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雨量相对集中,梅雨结束即进入盛夏,受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热、温度高、日照强、蒸发大,易有伏夏。秋季,秋高气爽,天气比较稳定。冬季,盛吹西北风,寒冷、干燥,如遇北方强冷空气,就出现寒潮。气候特征为气温适中,适宜双、三熟制。雨热同季,有利于叶茎类作物和瓜果生产。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适宜栽培种植南北多种作物,具有发展粮食生产和多种经济作物的气候优势。

行政建制

余杭区现辖乔司、运河、塘栖、崇贤、仁和、良渚、闲林、余杭、仓前、径山、瓶窑、黄湖、鸬鸟、百丈14 个镇,中泰1个乡和临平、南苑、东湖、星桥4 个街道。区驻临平街道。根据杭州市总体规划,由临平等4 个街道和运河镇组成的临平城为杭州三大副城之一,建成区面积现为13.5平方公里,另有塘栖、良渚和余杭3个组团式城镇。

2006年末,余杭区共有建制村262个;社区54个。

建制沿革

余杭历史源远流长。从境内吴家埠、荀山、小古城等遗迹的发掘表明,早在距今7000年~6000年间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距今四五千年前,成了良渚文化的发祥地,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曙光”。

余杭之名,春秋时已见诸史籍,彼时属吴、越领地,战国中期属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在今境内置钱唐(含杭州城区)、余杭两县,属会稽郡(钱唐几经变更,到民国为杭县,今余杭区系由原余杭县和杭县大部地域合并而成)。

西汉时,余杭、钱唐两县仍属会稽郡,钱唐为会稽郡西部都尉治。平帝元始四年(4年),改钱唐县为泉亭县。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余杭县为进睦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名余杭、钱唐。

三国时,余杭、钱唐均入吴国版图,属吴郡,隶扬州,钱唐县并为吴郡都尉治。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改置杭州,州治初设余杭,次年移钱唐。大业三年(607年),又改杭州为余杭郡,钱唐、余杭仍为所属。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余杭郡为杭州,为避国号讳,改钱唐为钱塘。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划钱塘、盐官两县地各半及富春县之两乡地置钱江县,与钱塘县同城设治。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年),改钱江县为仁和县。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属两浙西路。钱塘、仁和升赤,余杭升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临安府为杭州路,钱塘、仁和、余杭属之。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攻下杭州,改杭州路为杭州府。明清延之。

民国元年(1912年)2月,废杭州府,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与余杭县同属钱塘道。

949年5月两县解放,余杭、杭县建制未变。1958年4月,杭县被撤销,属杭州市郊区。1960年1月建立钱塘联社(县级)。余杭县亦于1958年10月撤销,并入临安县。1961年3月,从临安县析出原余杭县境与钱塘联社合并,4月,钱塘联社撤销,恢复县建制,定名余杭县,县治设临平镇。1994年4月,撤销余杭县,设立余杭市。2001年3月,撤销余杭市,设立杭州市余杭区。

行政区划

余杭区现辖乔司、运河、塘栖、崇贤、仁和、良渚、闲林、余杭、仓前、径山、瓶窑、黄湖、鸬鸟、百丈14 个镇,中泰1个乡和临平、南苑、东湖、星桥4 个街道。区驻临平街道。根据杭州市总体规划,由临平等4 个街道和运河镇组成的临平城为杭州三大副城之一,建成区面积现为13.5平方公里,另有塘栖、良渚和余杭3个组团式城镇。

2006年末,余杭区共有建制村262个;社区54个。

人口状况

余杭先民,早在新石器时期,于良渚、瓶窑一带形成聚落。秦统一中国后,有大量居民迁徙余杭,以后各朝,尤其在南宋,北方人口大量移入,几经民族融合,已无直接后裔。民国17年(1928年),杭县总人口为39万人,余杭县为12.6万人。1949年,两县共10.71万户,43.99万人。200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3.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5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45.57万人,非农业人口38.1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99‰,自然增长率为2.18‰。

2021年3月,余杭区上榜2021中国县域网络购买力百强榜第3名。

2021年2月,余杭区上榜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第5名。

2021年1月,浙江公布“2020年度浙江省产粮大县”名单,余杭区上榜。

2021年1月,余杭区上榜“2020年度中国社会治理百佳示范县市”,位列第5名。

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推介余杭区为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20年12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认定余杭区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发布《2020年淘宝村百强县》,余杭区上榜,排名第17位。

2020年9月,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出炉,余杭区位列第7名。

2020年9月,余杭区上榜2020年中国百强区,名列第7。

2020年9月,2020中国综合生活质量百佳县市榜单发布,余杭区排位第2名。

2020年7月,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出炉,余杭区位列第1名。

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余杭区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余杭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位列第7名。

2019年10月,余杭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位列第7名。

2018年9月,赛迪顾问发布了2018年中国百强区排名,余杭区名列第38位。

2016年12月,余杭区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邮编:310000

余杭,地处浙江省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 全区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辖14个镇、1个乡、4个街道,200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3.74万人。2004年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列全国县(市)第16位。

余杭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六七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先民就在余杭这片热土上生息劳作,使这里成为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余杭大地上更是孕育出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今天,良渚文化遗址群已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代表;余杭之名,春秋时已见诸史籍,属吴、越领地,战国中期属楚;南宋时期,余杭作为京畿之地,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和悠久的历史一样灿烂的,是余杭辈出的人才。既有天目诸山的灵秀之气又得东南沿海浩荡之风的余杭,素称文物之邦,人文荟萃之地,古往今来英才辈出,代有其人。传说时代,大禹曾在这里降服了肆虐的水魔,留下了令后人景仰的遗迹;三国名将凌统,宋代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南宋数学家杨辉名垂青史;近代更是出现了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章炳麟(号太炎)这样的伟人。

余杭山水如画,钟灵毓秀,自然人文景观极为丰富。有“茶圣”陆羽、大诗人苏东坡、金石书画家吴昌硕等名家留下的踪迹,有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的超山、佛教圣地径山、东明山森林公园、黄鹤山天都城等风景名胜,有良渚文化博物馆、杨乃武与小奇案遗迹等人文景观。

撤市设区后,东、西、北三面拱围老杭城的余杭,成了天堂的门户。1228平方公里的区域,其优势凸显。交通便捷,除了沪杭甬、杭宁、杭徽、绕城高速公路外,还有在建的杭浦高速公路,104国道、320国道,01、02、04、09、15省道以及东西大道、塘康公路、文一路延伸等重要道路在区内贯通成网。余杭的区位优势得到大提升,成为杭州大都市的一个副城区。

风光旖旎,环境优美。临平城区和塘栖有山有水,都是依山傍水,适宜人居的好地方。近年来,城区临平绿化面积大幅增加,人民广场、世纪公园的面积均在6公顷以上,加之道路、小区的绿化,已初步成为四季常绿的地方。而古镇余杭、良渚、闲林、瓶窑等地山清水秀、自然生态风光极佳,更是人居佳地。

2004年12月,余杭区被授予“省级文明城区”称号。2003年年初,余杭区提出创建“省级文明城区”。两年来,区文明委先后组织开展“十佳市民”、“十佳下岗再就业明星”、“十佳外来员工”等评选活动;精心设计了“走向城市化”、“诚实立身,信誉兴业”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至年末,全区已有省百佳社区2个、省文明社区3个、省示范社区7个,市、区级文明(特色)社区32个。同时,在创建中,还不断拓展创建特色,着力提升城区品位。在机关效能建设中,在全省率先-《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若干规定(试行)》;在打造“平安余杭”活动中,创新了“联防、联勤、联调”三联工作机制;并把文化力培育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文化阵地先后建成,全区各类文化体育场所已达1300多家,文化产业总量已占到全区GDP的5%。经过两年多努力,余杭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各项指标达到了“文明城区”的标准要求,正成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生态良性循环、城市优美洁净、生活舒适便捷的环境保护模范之城。

2004年,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启动实施《生态区规划》,编制完成了《河道整治规划》。大力推进市政设施养护社会化,首次对城区16.83公顷绿地实行养护招标。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大,疏浚河道35千米,治理关停71家石矿企业, “创模”工作全面达到国家环保总局专家组技术核查要求。全面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建成区全年新增绿地面积22.6公顷,公共绿地面积达11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08%。城区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7.36平方米。绕城高速余杭段两侧林带被命名为“浙江省重点公益林示范区”。

近年来,余杭区相继-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房地产业发展。实行“购房入户”政策,允许外地人购房入户;房地产市场的税率调整,降低了商品房的契税和房地产交易手续费,运用税费杠杆培育和拉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允许房改房提前上市交易,有利于房地产二、市场的开发,培育和发展了一批个人购房群体,推动了住房散户市场的发展。与此同时,余杭的金融机构把房地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资金投向,为购房者推出了按揭、抵押等方式,解决了购房者融资的困难。

全年完成住宅建设投资52.91亿元,增长23.6%;住宅施工面积631.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45.4万平方米。据抽样调查,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8.1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59.1平方米。2004年,临平城区商品房的价格一般在每平方米4500元左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2%。不少楼盘获建筑行业的“钱江杯”、“西湖杯”和省、市级优秀住宅小区等荣誉称号。

“居住在杭州,满意在余杭”,根据房地产市场需求,余杭区制订科学合理的房地产发展规划,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严格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提高产权产籍、房产交易服务质量,扩大住房公积金和住房商业规模,满足群众的购房需求;依法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强化住宅小区配套工程建设,不断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继续推进星桥天都城、乔司新城、闲林生态居住区等规模房地产项目的开发。

城乡居民生活稳步提高。2006年该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70元,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615元,增长10.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11.0%和9.9%,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7个和1.1个百分点。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全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为13295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7790元,增长7.5%。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2006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9%和34.4%,分别比上年下降了0.3和1.0个百分点。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13.1亿元,增长21.4%;人均储蓄余额达2.6万元,增长18.2%。

2008数字余杭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01.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分别快于全省、全市1.0个和0.1个百分点,但增幅与上年相比回落4.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31.亿元,下降1.0%;第二产业286.45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183.50亿元,增长18.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2:58.3:34.5调整为6.4:57.1:36.5。全区按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60320元,按国家公布的2008年平均汇率计算,突破8000美元,达到8684美元。

财政收支。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2.50亿元,增长25.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8.20亿元,增长31.0%。全年地方财政支出44.59亿元,增长22.8%。

人口。200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3.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5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45.57万人,非农业人口38.1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99‰,自然增长率为2.18‰。

人民生活。据抽样调查,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78元,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552元,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9%。

2008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01.40亿元,增长30.3%。

年末,建成区面积达到22.63平方公里,增长17.6%。

工业生产。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310.80亿元,增长12.5%。其中,规模企业实现总产值1025.54亿元,增长13.4%,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为78.2%。

2008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4.01亿元,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8.77亿元,分别增长16.1%和18.6%。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66亿元,增长21.9%。

2008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32.56亿美元,其中进口额2.44亿美元,出口额30.12亿美元,增长29.3%,比上年回落了11个百分点。

2008年,全区共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3个,合同外资6.51亿美元,增长38.4%;到帐外资3.44亿美元,增长86.3%。

地理位置

杭州市余杭区位于杭嘉湖平原南端,西依天目山,南濒钱塘江,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0°09′~30°34′、东经119°40′~120°23′,东西长约63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总面积约1220平方公里。余杭区从东、北、西三面成弧形拱卫杭州中心城区,东面与海宁市接壤,东北与桐乡市交界,北面与德清县毗连,西北与安吉县相交,西面与临安市为邻,西南与富阳市相接。

余杭交通

余杭交通便利,穿境而过的两条铁路(沪杭、宣杭)、两条国道(320、104国道)、五条高速公路(沪杭高速、杭宁高速、杭徽高速、绕城高速以及在建的杭浦高速)、两条主要河流(东苕溪、京杭大运河)和五条省道(01、02、04、09、15省道),把余杭和长江三角洲各大城市紧紧相连。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1798.6公里。全区等级公路通村率、硬化率达到100%。区境内有航道里程350公里,其中干线43.37公里,支线306.63公里,一个遍布全区镇乡、干支相连、水陆联动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地形地貌

余杭区跨越钱塘江和浙北杭嘉湖平原两个地层分区,宏观构造特征大体可分为西部山地丘陵区和东部平原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大致以东苕溪为界,西部山地丘陵河谷,形成于1.3亿年前,长期基本稳定;东部水网平原、滩涂平原几经沧桑,从公元前5世纪起,随文明进步而逐步开拓,形成如今地貌。

区境西北与西南部属天目山东麓和千里岗山脉之余脉。山体顺南、中、北3条苕溪谷地两侧呈马蹄形展布,层峦叠嶂、茂林修竹。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窑头山(1095米)、红桃山(1029米),海拔500米~1000米的有鸬鸟山(870米)、峰高岭(708米)、王位山(726米)、红山顶(640米)、径山(616米)等13座。因苕溪而成的河谷平原分布在苕溪谷口。东北部为水网平原,主要分布在京杭大运河流域,平畴一片,塘漾棋布,是闻名的杭嘉湖水乡平原。东南部为滩涂平原,分布于星桥周杨村至亭趾一线以南,是在海积作用为主,冲积、湖积作用为辅条件下形成的,地势略高亢平坦、土层深厚,是境内重要经济作物区。平原面积8.62万公顷,占全区面积的70.31%。

自然

境内自然丰富。境内已探明的矿物有22种,其中膨润土、白云岩等大型矿床3处,钼铁矿、石英、凝灰岩等中型矿床8处。另有磁铁、锰、铜、锡、萤石、重晶石、天然气等矿藏。

境内多种地貌类型分布,加之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调节,为各种植物生长和动物孽生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林木覆盖率为40.1%,森林覆盖率为37.4%,人均森林面积0.04公顷。较高的森林覆盖率,良好的植被,维系着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自然植被有长绿阔叶林、长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竹林、灌草等6个类型。野生植物157科629种,主要有:竹类为毛竹、早竹、苦竹、浙江刚竹、浙江淡竹等竹林;树类有495种,分属77科,其中受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水杉、南方红豆杉,二级保护的有银杏、华东黄杉、水松、鹅掌楸、杜仲、夏腊梅、金钱松、福建柏等12种。野生中草药80余种,人工栽培的20余种。人工栽培的作物中,粮油、经济作物超过100种,蔬菜有30类、120种左右。大型野生真菌36科95种。野生动物120科275种,主要有杜鹃、黄鹂、画眉等32种鸟类,华南兔、豹猫、野猪等23种哺乳类,蝮蛇、大鲵、龟、石蛙、蟾蜍等两栖、爬行类27种,泥鳅、黄鳝、条光唇鱼等鱼虾类23种,昆虫1000余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黑鹿、云豹、金钱豹,二级保护的有灵猫、大鲵、穿山甲和鹗等,属省级保护的有蕲蛇、大杜鹃、鼬獾等。

境内河流纵横、湖荡密布,受山脉走向制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河流具有流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的特点。水的丰富对航行、灌溉、淡水鱼养殖、发电、生产生活用水乃至旅游都十分有利。因地形差异,形成两个不同水系:西部为天然河流,以东苕溪为主干,支流众多,呈羽状形;东部多属人工开凿的河流,以京杭大运河和上塘河为骨干,河港交错,湖泊棋布,呈网状形。在东苕溪下游和运河两岸,分布众多被称为荡、漾、潭的水域,其中较大的有三白潭、官塘漾等。据测量,在正常年景,地下水总量为1.57亿立方米。

气候特征

余杭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区。冬夏长春秋短,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3℃~16.2℃,年平均雨量1391.8毫米。因境内地形不同,小气候差异明显,春、冬、夏季风交替,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春雨连绵,风向多变,天气变化较大。常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雨量相对集中,梅雨结束即进入盛夏,受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热、温度高、日照强、蒸发大,易有伏夏。秋季,秋高气爽,天气比较稳定。冬季,盛吹西北风,寒冷、干燥,如遇北方强冷空气,就出现寒潮。气候特征为气温适中,适宜双、三熟制。雨热同季,有利于叶茎类作物和瓜果生产。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适宜栽培种植南北多种作物,具有发展粮食生产和多种经济作物的气候优势。

行政建制

余杭区现辖乔司、运河、塘栖、崇贤、仁和、良渚、闲林、余杭、仓前、径山、瓶窑、黄湖、鸬鸟、百丈14 个镇,中泰1个乡和临平、南苑、东湖、星桥4 个街道。区驻临平街道。根据杭州市总体规划,由临平等4 个街道和运河镇组成的临平城为杭州三大副城之一,建成区面积现为13.5平方公里,另有塘栖、良渚和余杭3个组团式城镇。

2006年末,余杭区共有建制村262个;社区54个。

建制沿革

余杭历史源远流长。从境内吴家埠、荀山、小古城等遗迹的发掘表明,早在距今7000年~6000年间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距今四五千年前,成了良渚文化的发祥地,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曙光”。

余杭之名,春秋时已见诸史籍,彼时属吴、越领地,战国中期属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在今境内置钱唐(含杭州城区)、余杭两县,属会稽郡(钱唐几经变更,到民国为杭县,今余杭区系由原余杭县和杭县大部地域合并而成)。

西汉时,余杭、钱唐两县仍属会稽郡,钱唐为会稽郡西部都尉治。平帝元始四年(4年),改钱唐县为泉亭县。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余杭县为进睦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名余杭、钱唐。

三国时,余杭、钱唐均入吴国版图,属吴郡,隶扬州,钱唐县并为吴郡都尉治。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改置杭州,州治初设余杭,次年移钱唐。大业三年(607年),又改杭州为余杭郡,钱唐、余杭仍为所属。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余杭郡为杭州,为避国号讳,改钱唐为钱塘。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划钱塘、盐官两县地各半及富春县之两乡地置钱江县,与钱塘县同城设治。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年),改钱江县为仁和县。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属两浙西路。钱塘、仁和升赤,余杭升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临安府为杭州路,钱塘、仁和、余杭属之。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攻下杭州,改杭州路为杭州府。明清延之。

民国元年(1912年)2月,废杭州府,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与余杭县同属钱塘道。

949年5月两县解放,余杭、杭县建制未变。1958年4月,杭县被撤销,属杭州市郊区。1960年1月建立钱塘联社(县级)。余杭县亦于1958年10月撤销,并入临安县。1961年3月,从临安县析出原余杭县境与钱塘联社合并,4月,钱塘联社撤销,恢复县建制,定名余杭县,县治设临平镇。1994年4月,撤销余杭县,设立余杭市。2001年3月,撤销余杭市,设立杭州市余杭区。

行政区划

余杭区现辖乔司、运河、塘栖、崇贤、仁和、良渚、闲林、余杭、仓前、径山、瓶窑、黄湖、鸬鸟、百丈14 个镇,中泰1个乡和临平、南苑、东湖、星桥4 个街道。区驻临平街道。根据杭州市总体规划,由临平等4 个街道和运河镇组成的临平城为杭州三大副城之一,建成区面积现为13.5平方公里,另有塘栖、良渚和余杭3个组团式城镇。

2006年末,余杭区共有建制村262个;社区54个。

人口状况

余杭先民,早在新石器时期,于良渚、瓶窑一带形成聚落。秦统一中国后,有大量居民迁徙余杭,以后各朝,尤其在南宋,北方人口大量移入,几经民族融合,已无直接后裔。民国17年(1928年),杭县总人口为39万人,余杭县为12.6万人。1949年,两县共10.71万户,43.99万人。200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3.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5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45.57万人,非农业人口38.1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99‰,自然增长率为2.18‰。

2021年3月,余杭区上榜2021中国县域网络购买力百强榜第3名。

2021年2月,余杭区上榜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第5名。

2021年1月,浙江公布“2020年度浙江省产粮大县”名单,余杭区上榜。

2021年1月,余杭区上榜“2020年度中国社会治理百佳示范县市”,位列第5名。

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推介余杭区为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20年12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认定余杭区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发布《2020年淘宝村百强县》,余杭区上榜,排名第17位。

2020年9月,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出炉,余杭区位列第7名。

2020年9月,余杭区上榜2020年中国百强区,名列第7。

2020年9月,2020中国综合生活质量百佳县市榜单发布,余杭区排位第2名。

2020年7月,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出炉,余杭区位列第1名。

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余杭区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余杭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位列第7名。

2019年10月,余杭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位列第7名。

2018年9月,赛迪顾问发布了2018年中国百强区排名,余杭区名列第38位。

2016年12月,余杭区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