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家天然气公司的发展前景待遇会很好,2年后,现在可以差点

2.《中外石油天然气行业法律风险比较分析报告》

3.液化天然气(LNG)发展前景好么?

4.天然气管网水力计算结果分析报告怎么写

5.和天然气相关的期货产品

6.中国燃气怎么样发展前景怎么样?

天然气行情分析报告分析情况汇总_天然气行情分析报告分析情况

一、国内外状况

(一)世界天然气状况

截至2009年底,世界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为187.49万亿立方米(表1),比上年增长1.0%。按当前开水平,世界天然气剩余储量可供开年限为62.8年。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中东地区。按地区来说,中东是世界上天然气最丰富的地区,拥有76.2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40.6%。从国度来看,俄罗斯天然气探明储量为44.3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23.7%,居世界第一位;伊朗天然气探明储量为29.6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15.8%,居第二位;卡塔尔的天然气储量为25.3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13.5%,排名第三位。以上三国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53.0%(图1)。同时,根据2009年度各国生产量计算,俄罗斯的剩余可年限为84.1年,是主要天然气国中剩余可年限最长的。已有数据显示,目前世界天然气储量基本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幅不大,近10年的平均年增幅不超过3.0%。

图1 2009年世界天然气探明可储量分布

表1 2009年世界主要国家天然气储量分布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7

(二)我国天然气状况

截至2009年底,我国天然气剩余技术可储量为3.7万亿立方米(其中,剩余经济可储量为2.8万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8%。天然气出量840.7亿立方米,新增探明技术可储量3861.6亿立方米。新增探明技术可储量主要来源于中石油长庆苏里格(1127亿立方米)、中石油塔里木塔中Ⅰ号(888亿立方米)、中石油西南合川(501亿立方米)、中石化西南新场(484亿立方米)、中海油深圳荔湾3-1(344亿立方米)和中石化华北公司大牛地(111亿立方米)。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剩余技术可储量保持较稳定的增长态势,2009年度比上年增长8.8%。但我国天然气储量具有分布不均匀、品质不理想的特点,勘探开发难度较大,生产成本较高(表2;图2)。

2009年度全国主要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研究

图2 2009年我国天然气剩余经济可储量分布

表2 2009年我国天然气储量分布单位:亿立方米

图3 2000~2009年我国天然气剩余(技术)可储量变化

我国天然气开发在近几年一直处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天然气的勘探投入逐年增加,并不断发现新的储量,2009年天然气剩余技术可储量比上年增长8.8%(图3)。从现有的情况看,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天然气的储量还会进一步增加。一方面,我国天然气的勘查程度低,还有很大的勘查前景;另一方面,我国能源需求的潜力巨大,而且在油气体系内部,石油缺口大,天然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个缺口,同时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其本身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

二、国内外生产状况

(一)世界天然气生产状况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世界天然气产量出现下降趋势,总产量约为2.99万亿立方米,同比减少2.4%。美国和俄罗斯仍然是主要天然气生产国,2009年两国的天然气产量占世界总量的37.5%。但俄罗斯在2009年度的产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高达12.3%,而美国仍有3.3%的上涨幅度。主要原因是俄罗斯是天然气输出大户,境外需求占其总需求的比重较大,因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境外需求乏力,导致国内产量下滑。而美国的天然气供应部分需要依靠进口,所以国内天然气产量受影响较小。另外,在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国家是伊朗和卡塔尔,分别达到12.8%和16.0%(表3)。

表3 2004~2009年世界天然气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

从区域上看,中东和亚太地区仍为主要增长区域,2009年度中东地区天然气产量达到407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5%;亚太地区产量为438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2%,增长点主要来源于印度和澳大利亚,两国分别增长28.9%和11.0%。

(二)我国天然气生产状况

我国天然气产量一直保持增长的势头,200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830亿立方米(表4;图4),同比增长7.7%。从地区分布看,我国天然气产量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数据显示,中国石油集团的长庆、塔里木和西南三大气田(企业)为天然气主要供应地,合计占全国总量的62.7%,而且国内天然气产量80%以上集中在中国石油集团,2009年度中国石油集团天然气产量共有683.2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0.7%。另外,中国石化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各有83.28亿立方米和74.77亿立方米的产量。

表4 2004~2009年我国天然气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注:“全国合计”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略有出入。

图4 2000~2009年我国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变化

从近几年天然气产量增长趋势看,我国各地区表现不一。在2009年,三大产地之一的长庆天然气产量,比上年增长31.8%,连续几年保持高增长态势;另外塔里木气田也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但2009年的增长幅度放缓,只有4.1%;排名第三位的西南气田,近几年产量基本保持稳定,2009年有小幅增长(1.3%)。而其他生产地区产量相对较小,部分气田(企业)已呈逐年减产的态势。从全国的产量变化趋势上观察,近几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增幅在逐年放缓,已从2005年的21.9%下降到2009年的7.71%。

三、国内外消费状况

(一)世界天然气消费状况

2009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9404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3%。在此前的2001~2008年中,世界天然气消费量保持增长的态势,平均增幅2.78%。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仍为美国,2009年消费天然气6466亿立方米,比上年略有下降。俄罗斯作为天然气生产大国,其本国消费也有38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排名第三位的国家是伊朗,2009年消费量为1317亿立方米,增长幅度较大,达10.4%(表5)。

表5 近年世界天然气消费情况

续表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

从区域上看,欧亚大陆和北美是全球两个主要天然气消费地区,2009年各占全球消费总量的35.9%和27.8%。但因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比上年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下降6.8%和1.2%)。而亚太和中东地区仍保持增长势头,比上年分别增长了3.4%和4.4%。

(二)我国天然气消费状况

2009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874亿立方米,增长8.3%。加上国内经济继续保持稳健的步伐,能源消费需求也将不断攀升,作为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气消费量也将进一步增加。“九五”期间,天然气的消费增长量是101.7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为9.57%;“十五”期间消费增长量已高达246.4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高达12.91%。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占全部消费量的65.4%,这个巨大的消费量主要由其下的制造行业产生,达到337.92亿立方米。其次是掘业,达到109.67亿立方米,但从发展趋势看,掘业在消费中所占比重已在减少。除工业部门外,生活消费领域也有170.12亿立方米的消费量,同比出现很大幅度增长(27.54%)(表6)。从天然气消费领域的比重上分析得出,除建筑业消费比重在降低,其他领域的消费量都在增长。从消费地区结构上看,我国天然气消费以产地消费为主,主要集中在西南、东北、西北地区,即四川、黑龙江、辽宁、新疆,占全国消费量的80%以上。目前,随着管道建设的开展,北京、天津、重庆、成都、沈阳、郑州和西安等许多大中城市都用上了管道天然气。

表6 2003~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单位:亿立方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8

人均消费量稳步提高,但消费量依然很少,2008年,人均消费量为12.8立方米(中国统计年鉴),比上年增长17.43%。同时,我国天然气总消费量在世界上所占份额也很少,与我国众多的人口极不相称。2009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占世界天然气总消费量的3.0%(BP数据),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四、国内外贸易状况

(一)国际天然气贸易状况

2009年,全球天然气贸易创历史新高,贸易总量高达8765.4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和LNG(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分别为6337.7亿立方米和2427.7亿立方米。LNG贸易量创历史新高,其中亚洲增长潜力最大,贸易量达1522.7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贸易依然以欧洲地区为主,2009年其贸易量为4443.8亿立方米,占管道天然气贸易总量的70.1%。

2009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排名世界前三位的LNG进口国日本、韩国和西班牙,贸易量都有6.0%左右的下降幅度,但其合计进口量仍超过全球进口总量的60%。美国经过2008年的低谷后,LNG进口量开始回升。增长势头较好的国家是印度、中国和英国,中国和印度作为新兴经济体,近年对外能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有增长的势头;英国作为西欧大经济体,国内能源供应不足,能源进口的压力长期存在,发展LNG进口可能是其一个重要选择(表7)。

表7 2004~2009年世界LNG主要进口/入境国家和地区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5~2010

在管道天然气贸易进口方面,2009年进口量最多的是美国、德国和意大利,分别达到930.3亿立方米、888.2亿立方米和664.1亿立方米,三个国家合计占全球管道天然气进口量的39%。另外,法国、俄罗斯和英国都有300亿立方米以上的进口量。年度增幅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和阿联酋,分别达到24.8%和12.0%。在2009年,管道天然气进口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的国家是美国、意大利、英国、土耳其和比利时,降幅都在10%以上,其中,比利时下降幅度高达17.8%(表8)。

表8 2004~2009年世界管道天然气主要进口国家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5~2010

管道天然气出口方面,俄罗斯依然是最大的出口国,在2009年达到1764.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4.3%,占管道天然气出口总量的27.8%。其次是挪威和加拿大,分别有957.2亿立方米和922.4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出口量,加拿大近年来出口量一直在1000亿立方米左右,2009年比上年下降10.6%。而挪威的出口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另外,2009年荷兰、阿尔及利亚和美国分别有496.7亿立方米、317.7亿立方米和294.6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出口量,分别排在世界的第五、第六、第七位。土库曼斯坦正在实施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出口势头发展较好,在2009年度管道天然气出口已达到167.3亿立方米,增幅较大(表9)。

在LNG出口方面,2009年全球出口总量是2427.7亿立方米,与管道天然气出口趋势一样,LNG的全球出口量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年度增幅达7.2%。在2009年世界LNG出口中,卡塔尔的出口量最大,达到494.4亿立方米,增幅也最大,高达24.6%。其次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LNG出口量分别达到295.3亿立方米和260.0亿立方米,分别居二、三位,但是从出口发展趋势看,两国未来增长空间较小,印度尼西亚基本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另外,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LNG出口国受到较大的影响,其中表现较为明显的是尼日利亚,降幅高达22.2%(表10)。

表9 2004~2009年世界管道天然气主要出口国家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5~2010

表10 近年世界LNG主要出口国家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5~2010

(二)国内天然气进出口贸易状况

2009年,石油气及其他烃类气(简称液化石油气,下同)进口量达969万吨,比2008年增长63.0%;进口金额为约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4%;减去出口317万吨,2009年我国液化石油气净进口652万吨。我国石油气主要以进口为主,在近十几年,只有19年出现了净进负值,主要是由于1996年经济泡沫的影响,此后几年中净进口量总体上保持增长的势头(表11)。近几年我国LNG进口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2006年我国首批进口的液化天然气进入广东省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2007年广东LNG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年我国进口LNG291万吨,是2006年进口量的3倍多,其中248万吨为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项目的长期合同供货,约占进口总量的85%,平均价格为206.16美元/吨。2009年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达553万吨,同比增长65.8%,进口金额为12.87亿美元,同比增长38.2%。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供应中有49%来自进口,其中39%将来自液化天然气进口,10%来自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管道天然气进口。

出口方面,2009年,我国天然气出口232.5万吨,比上年下降1.1%,出口金额近5亿美元,同比增长4.3%。

表11 2006~2009年我国石油气进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6~2009从进口国度上看,我国2009年石油气进口的主要来源国是澳大利亚、伊朗、卡塔尔、马来西亚和阿联酋,从以上5个国家进口的量占进口总量的77.5%(表12);澳大利亚是我国石油气进口的主要来源地,进口量达到385万吨,占总进口量的39.7%,比上年增长36.0%;卡塔尔是我国石油气进口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2009年的进口量比上年增长323%;俄罗斯则实现了零的突破,未来增长潜力较大;科威特则出现逐年下降的态势,2009年从其进口26万吨,比上年减少49.0%。

从进口的区域看,除了澳大利亚这个最大进口源以外,其他具有重要地位的进口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和非洲的阿尔及利亚等地,亚洲的主要进口对象为印度尼西亚。从进口的对外依存度上评估,澳大利亚所占比例过重,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其他地区的进口量,以降低对外进口集中度,降低供应风险。根据目前的进口区域分布情况,我国应加强与这些地区的政治外交,扩大与中东和中亚国家的油气合作,并结合国内LNG接收站的建设发展,逐步分散进口区域,降低风险。

表12 2006~2009年我国石油气进口主要来源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6~2009

五、天然气价格走势分析

1990~2009年,世界LNG价格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图5)。2008年,国际天然气价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之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天然气贸易受到冲击,价格回落,回归到理性水平。以日本LNG到岸价格为例,2009年为9.0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随着2010年全球经济回暖,未来LNG进口价格将会保持增长势头。

图5 ~2009年日本LNG到岸价格

2009年,管道天然气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全球四大天然气交易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其交易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加拿大的亚伯达和美国的亨利中心价格下降幅度最大,基本回到2003年的水平。相比之下,欧盟的到岸价格下降幅度稍小些,主要是因为欧盟地区是天然气进口大户,缺口较大,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价格基本面(图6)。

图6 ~2009年世界天然气价格

我国天然气行业现行的定价政策以成本加成法为基础。随着天然气行业的不断发展,根据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现状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天然气定价政策几经调整,基本呈现出在监管下市场定价的基本特征,从考虑天然气生产企业成本水平,又适当考虑市场用户承受能力的角度出发,我国天然气行业现行定价政策被概括表述为:以成本加成法为基础,适当考虑市场需求的定价方法,出厂价为定价,天然气管道输送价格为指导价并取老线老价、新线新价的定价政策。为了改变现有价格体系,已着手开展天然气定价改革,改革方向是与国际接轨。

六、结论

(一)世界天然气供需趋势

世界天然气的供应,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基本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趋势。全球能源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天然气探明储量的不断增加,又给天然气供应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1990年,世界天然气供应量只有19918亿立方米,到2008年供应量已达到30607亿立方米,增长53.7%,虽然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供应量有所下滑,但未来仍呈增长态势。同时,在当前石油能源供应紧张的形势下,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促使天然气在21世纪充当重要能源角色,使其供应量持续增长。

在需求方面,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天然气因其具有洁净、环保等优势,需求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成为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角色。1990年,世界天然气需求量只有19817亿立方米,到2009年已达到29403亿立方米。

在供需平衡上,天然气一直较为平衡,例如,2009年世界天然气有466亿立方米富余量。预计未来几年内,天然气的供需依然能保持平衡。

(二)我国天然气供需趋势

近几年,我国天然气的供应能力有所加强,天然气的生产量和进口量都在不断增加,2001~2009年,供应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3.34%,增长势头较好。在需求方面,我国天然气近几年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2001~2009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5.24%,2009年达到880亿立方米。

从近10年的进出口情况看,我国的天然气净进口量在不断扩大,进口方式有了扩充,特别是LNG进口有了较快的发展,2006年,LNG进口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与境外合作进入新的阶段,2009年度我国LNG进口553万吨,同比增长65.8%。管道天然气进口也取得了突破,2009年12月14日,我国首条跨国天然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投产,引自土库曼斯坦等国的天然气将达300亿立方米/年。

天然气消费区域继续扩大。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建成的天然气管道长度达3.8万千米,初步形成了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二线(西段)以及陕京线、忠武线等管道为骨干,兰银线、淮武线、冀宁线为联络线的国家级基干输气管网;同时,江苏LNG和大连LNG项目进展顺利,浙江LNG项目获国家核准,进口LNG不断落实,形成了天然气供应的新格局,天然气消费市场扩展到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从未来的能源消费结构及发展趋势看,我国天然气依靠本国生产供应的压力较大,必须结合进口及境外开等方式,来保障我国天然气的供应平衡与市场稳定。从进口的源头与方式上看,我国在近几年有了新的突破,管道进口方面,与俄罗斯和中亚等国有了新的协议与合作,LNG进口方面,沿海地区接收站点建设步伐较快,发展势头良好,相信在未来的能源供应格局上可以起到促进全局合理化的作用,一方面拓宽沿海城市的供应方式,另一方面缓解远途管道供应的压力。

(余良晖)

哪家天然气公司的发展前景待遇会很好,2年后,现在可以差点

城市燃气,是指从城镇的地区性气源点,通过管道、气瓶、管束车等多种输配系统供给下游居民、商业、商服和工业等用户,是城市能源结构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镇燃气的利用,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保护大气环境,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目前我国使用的城市燃气主要包括天然气(NG)、人工煤气(MG)和液化石油气(LPG)这三种类型。其中以人工煤气为主的城市燃气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流行起来,但由于具有高成本、高污染和高危险性,其产品使用率逐渐降低;随后由于炼油工业的崛起,液化石油气供应量不断增加,目前仍是我国城市煤气行业的主流;而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环保、安全的气体,随着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我国城市燃气行业逐渐进入天然气时代。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5年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显示,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逐渐加快,我国城市燃气市场需求增长空间巨大,进而推动其细分市场持续向好发展。在人工煤气市场,近年来,随着国内煤、焦炭等固体燃料产量的增加,我国人工煤气产量仍保持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上半年,我国煤气产量达到7615.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6%;在液化石油气市场,随着国内石油化学工业的持续发展,液化石油气产量也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截止至2020年上半年,我国液化石油气产量达到2123.2万吨,同比增长5.9%;而在天然气市场,随着国内天然气的消费水平及供应能力的提高,其产量也随之扩大,截止至2020年上半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94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3%。

而我国城市煤气行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挑战。近年来,我国城市燃气行业的运营机制较为单一,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而民间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这导致行业发展资金并不充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积极引入了市场机制,鼓励国有、民营和境外资本投资城镇燃气行业,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这样不仅解决了行业的运行问题,还对城镇燃气行业持续 健康 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

 新思界 行业分析 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城市燃气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必需品,在居民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整个行业也呈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但我国城市煤气行业在发展的同时,还面临挑战,未来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带动下,我国城镇燃气行业未来发展潜力仍然巨大。

《中外石油天然气行业法律风险比较分析报告》

天然气公司要看规模的,越大越稳定,比如省能源公司,如上海的申能,浙江的浙能,深圳的深燃等,中石油才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气公司,其下属企业待遇都很好,最差的随便都是20~30万一年,所以能进中石油最好

液化天然气(LNG)发展前景好么?

时报讯 (记者 何雪峰)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收购的法律风险正在增加。昨日,全球排名第六的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和全球企业顾问协会联合推出了《中外石油天然气行业法律风险比较分析报告》,报告认为,中国的石油企业将进一步加大向国外扩展的步伐,而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受到的关注也会越来越密切,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也增加。

国际化压力提升风险报告指出,中国石油企业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走向海外。虽然石油天然气行业看似仅由少数几家大型石油企业垄断,但是业内也还存在大量中小规模的企业,而这部分公司可能成为中国石油企业未来重要的收购对象。比如,最近发生的中海油与雪佛龙争夺尤尼科、中石油与“印度石油-米塔尔能源”争夺PK的收购案件。

但报告认为,全球化的运作非常复杂,要求稳定而又灵活的战略以及适当水平的风险管理,这其中就包括法律风险管理。而随着海外业务的扩展和增长,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将会成倍增加。由于业务活动发生在多个国家,每个国家又有各自的法规体系,因此石油企业在不同的国家必须实行不同的合规制度。这种多重司法管辖会导致企业法律风险成倍增长。

该报告认为,在法律风险系数方面,中石油排在同行业国内企业第三位。排名更加靠前的两家企业分别是中海油和中石化。

“这主要是因为,中海油和中石化在更多地方的证券上市,而且中海油是中国同行业企业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家。”报告的撰写者之一、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北京主任合伙人吕立山解释道。

收购完成后亦有风险

报告认为,中国公司已经认识到收购外国大型目标公司所面临的巨大法律风险,因此,在进行这类交易时,通常会聘请经验丰富的国际法律顾问协助。然而,一个重要问题是,对于收购完成后强化日常法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中国企业可能还没有达成足够的重视。

据报道,中石油的人员已经正式进驻PK公司。“即便收购成功,对于将来在接手PK这样一家在加拿大注册的国际石油公司之后,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从时间和范围的无限性和种类复杂性方面来看,严重程度并不亚于收购阶段,必须引起中石油高层管理人员的关注。”吕立山表示。

报告指出,能否妥善管理交易风险、能否顺利实现业务和管理的整合,对收购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据资料显示,国外大型石油企业的公司法律顾问平均具有15年到20年的专业法律事务经验。而且,据业内专家估计,大型国际石油企业在外部律师方面的投入与其在内部法律顾问方面的投入不相上下,年费用约在3亿~6亿美元之间。

中国石油企业虽然没有具体企业的公开数据,一些行业统计资料仍然显示,中国石油企业在上述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同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企业的的法律队伍通常主要由年轻法律人员组成,其中大多数人缺乏复杂的国际合同谈判经验。在法律事务资料和外部律师的使用方面,中国企业也同样相对不足。

吕立山表示,若要缩小这种差距,中国石油企业需要在现有的日常法律事务管理费用之外,追加更多的投入。他说,“这是一笔相当庞大的投资,但相对于法律风险防范不力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这笔投资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将是物超所值的。”(来源:信息时报 )

石油巨头法律风险突出 中海油法律风险系数最高

商报讯 (记者 张培娟) 昨日,中国首份能源行业法律风险分析报告——《中外石油天然气行业法律风险比较分析》在京发布。报告指出,中国石油天然气企业“走出国门”面临着四大法律风险:政治风险、集体诉讼风险、环保风险、违反劳动法风险。

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则成为国内法律风险系数最高的石油企业。

这份报告由全球第六大律师事务所——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和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联合编撰。报告认为,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企业海外业务的扩展和增长,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将会成倍增加。

这份报告的石油天然气企业法律风险系数排名中,中海油排名第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 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 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这主要是因为,中海油和中石化在更多地方的证券上市,而且中海油是中国同行业企业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家。”路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吕立山解释道。

吕立山指出,由于石油行业经营的国际性,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面临着巨大的政治风险。例如,今年6月23日,中海油宣布投标收购优尼科就遭到了美国政界的强烈反对,最终,该以失败告终。

另外,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三巨头”由于已经在海外上市,还会面临股东集体诉讼的风险。吕立山表示:“美国有几家律师事务所专门做股东集体诉讼,一旦某一家公司股价下降了,他们就会考虑是否有法律原因可以起诉。”

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都比发展中国家严格得多,环保问题是中国石油企业不容忽视的又一风险。“所有的石油天然气企业,无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很可能成为环保主义者的抗议对象。走出国门的中国石油企业如果仍然用较为宽松的环保标准,可能会违反所在国的环保法律。”吕立山说。

除了环保问题之外,中国石油天然气企业要想国际化,还要注意劳动法方面的问题。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在增加雇员时,要遵守当地的劳动法。

“总体来说,虽然现在有些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法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已着手建设自己的法律风险管理体制,但与其国际同行的水平还相差甚远。”吕立山表示,若要缩小这种差距,中国石油企业需要在现有的日常法律事务管理费用之外,追加更多的投入。李烝/制表J092S051

国内外石油天然气企业法律风险环境排名系数比较

公司名称 100强排名 法律风险系数中国100强企业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29 7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36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2 60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8 58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76 58财富100强企业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 2119雪弗龙德士古石油公司6 115马拉松石油公司 35 112康菲石油公司 7 106瓦勒罗能源公司 34 95威廉斯公司 9892

法律风险系数,反映的是企业法律风险水平与法律事务管理费用所占总收入的相关性。国际石油公司的法律风险系数比中国石油企业高出很多,是因为其面临的法律风险更大以及其法律事务管理费更高。随着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深入,其相对应的法律风险系数也会调高。

较高的法律风险系数本身并不具有负面意义。评定法律风险系数只是为描述公司经营的环境,而且一般来说,业务经营国际化程度越高,法律风险系数也就越高,至少对于中国企业是如此。(来源:北京现代商报)

天然气管网水力计算结果分析报告怎么写

LNG这个产业,从它在国内的诞生之日起,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调峰、补充和替代,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就目前这个能源结构,因为它的高能耗,它的主要功能还是不会改变。 1.LNG将成为汽、柴油的替代能源由于LNG的环保性,及LNG价格上的优越性LNG将有可能取代汽、柴油做为车用主要燃料的地位。刚才说过,石油价格可能还会上涨,国家汽油柴油价格已经6月20日刚提过,迟早要与国际接轨,价格还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按现行最低价计,柴油每升6.23元,汽油每升6元,而在车用燃料中,每方LNG转换为天然气的最高价格为3.5元,而1方天然气与1升汽油在汽车使用过程中所行驶的里程数基本相同,由此可见LNG的价格优势。而且LNG做为车用燃烧料与CNG相比有行驶里程更远,排出尾气更少的优点。LNG的环保性更是无庸置疑的,LNG必将快速成为一种替代燃料。继LPG各CNG之后,LNG也逐步应用于汽车燃料,对于推动油改气进程起了很大作用,弥补了没有管网不能建站的缺陷。 目前国内已建成并投入营运的LNG汽车加气站,有北京,新缰乌鲁木齐、湖南长沙、贵州贵阳、杭州等地,福州、厦门、海南等地也已进入试点工作, LNG汽车的发展必将带动LNG市场。 2.LNG在城镇燃气调峰利用LNG比管道天然气有更广泛的用途。它可以在天然气管道没到的地方进行市场开发和利用,同时可以弥补管道气不便在城市全面铺设的问题; 作为民用燃料或发电,随着季节或其它情况,不可避免会有量的波动,这就需要进行调峰装置,而LNG最有利于调峰储存。 3.特种工业燃料替代LNG的甲烷组分高,就决定它的燃烧更清洁。就是由于LNG清洁的特性,使它的在应用于玻璃、陶瓷、食品加工等行业,将大大提高产品成品率,增加产品附加值;从几种燃料的热值对比来看,LNG又可以广泛应用于切割、钢铁等行业。 4.LNG将成为弥补国家能源缺口的有效手段 进入2008年以来,中国的能源缺口不断加大,天然气很快进入了石油能源替代角色,但是除俄罗斯外,其他周边国家的天然气储量有限,因此管道天然气的进口已很难实现而且单向依赖性太强。现在国家大力推动LNG接收终端的建设,也正量利用LNG便与运输,气液比比例大,可以弥补气态天然气的需求。同时,国家还将大力发展煤层气的开发与利用,以保证对天然气的需求,而LNG正是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与销售的有效途径。

和天然气相关的期货产品

写法如下:

1、简介:在报告的开头,简要介绍天然气管网系统和进行水力计算的原因。

2、计算方法:描述用于进行水力计算的方法、模型和设。这应包括任何使用的公式或程序,并解释如何选择参数。

3、数据输入:列出所有数据源并提供详细说明。这可能包括流量、压降等信息,以及各种元素(例如阀门、泵站)属性值。

4、结果总结:概述主要结果,例如网络中每个节点和连接处的压降大小以及平均速度等信息。

5、分析与讨论:对于所得到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评价是否满足设计目标或者运行需求,比较不同方案之间优劣性。

6、结论与建议:根据前面几部分内容给出一个结论,并根据情况提供建议改进现有设计或未来工作。

7、致谢:感谢为该报告提供帮助的人或组织。

中国燃气怎么样发展前景怎么样?

和天然气相关的期货产品有有色金属、贵金属等。上市的股票指数期货属于中国金融期货,上海期货品种有铜、铝、锌、燃油、橡胶、黄金、钢筋和电线,大连商品有大豆、豆油、豆粕、棕榈油、玉米、塑料、聚氯乙烯,郑州商品有棉花、早籼稻、菜籽油、白糖、精对苯二甲酸和小麦。

一、和天然气相关的期货产品

全球及中国天然气期货市场竞争潜力趋势研究及盈利模式分析报告2021-2027年目录第一章天然气期货行业发展综述第一节天然气期货行业相关概念概述一、天然气期货的定义二、天然气期货发展历程三、天然气期货发展现状四、发展天然气期货行业的意义第二节最近3-5年用户国天然气期货行业经济指标分析一、赢利性二、成长速度三、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二、企业套期保值应遵循的原则第四章

年天然气期货市场发展分析第一节世界天然气现货市场发展分析一、市场供给状况二、市场消费状况三、市场贸易状况第二节世界天燃气期货市场发展分析一、国际天然气期货交易现状二、国际天然气期货价格走势三、亚洲天然气期货市场建设状况四、国际天然气期货行业前景调研第三节中国天然气期货市场发展分析一、中国天然气现货市场发展状况二、天然气期货市场推出必要性。

综上所述,同一商品的期货合约,有的交易活跃,有的交易清淡,所谓主动,就是买卖双方多,交易量大,随时都容易有买卖双方,手头的合同也能顺利解除;相反,轻合约买卖很少,交易量稀少,有时候想卖,没有对手承接,打算买,没人出货,价格要么停滞,要么暴涨。

天然气在新能源中,是一种既环保又清洁的燃料能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所需。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天然气将代替石油和煤等一些成本较高的燃料,在更多使用领域中得以快速地推广和应用

全球天然气消费量 3.3万亿方,贸易量 1万亿方,其中管网运输为 7000亿方,海上 LNG为 3200亿方。而我国所处的东亚地区,由于本身产量只有 1170 亿方,但总需求量却高达 3500 亿方,所以基本所有海上 LNG都是出口到东亚。

而我国目前总消费量为 1900亿方,自产气 1300亿方,陆上管输气为 313亿方,虽然 LNG现货占比不高,但其对我国整体气价影响却很大。

2021年9月,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发布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艳湖社区集贸市场“6·13”重大燃气爆炸事故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作为事故发生单位的上级管理公司。

安全生产重视不够,主体责任不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后,对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考核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不健全,安中区域管理中心主要负责人担任多个燃气公司法定代表人,以致不能实际履行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安全投入实施不到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中走样,隐患排查治理长期不重视,教育培训不到位,应急预案流于形式,应急演练走过场,对十堰东风中燃公司存在的严重安全生产问题失察失管,安全生产工作监督指导不力。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重要责任。